正文

《中國的擔(dān)當(dāng)》第四章 文化力是倍增器(4)

中國的擔(dān)當(dāng) 作者:辛子


辛子:因為青銅器。中國古代,青銅器最早的稱呼叫做彝器。為什么叫彝器呢?古代用陶燒制模范并澆入銅液冷卻,將青銅器鑄造好了以后,要打破陶范,就是那個模子模范,打破之后這個器形就出來了。出來后有兩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叫磨礪,用礪石打磨干凈,要不然扎手,有毛刺。打磨的過程叫做磨礪,所以后來有“砥礪憂患”這個詞。第二道工序是打磨干凈以后要“釁”,就是“挑釁”的“釁”。古代寫這個字很復(fù)雜?!搬叀笔且粋€儀式,青銅器是祭祀用的,很莊重,在青銅器使用之前一定要殺雞祭器,把雞血涂在新鑄的器皿上面,涂血的過程叫“釁”。所以,挑釁就是要見血了?!耙汀边@個字就是一只雞被殺了流出兩滴血,人的兩只手拎著雞的兩條腿。祭祀用的青銅器,經(jīng)過“釁”的禮儀之后成為一個器皿,這就是彝器。

那么,彝族是怎么來的呢?考古學(xué)證實,早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中國西北河湟地區(qū)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fā)展,其中一支向西南方向遷徙,與西南土著部落不斷融合便形成了彝族。

上古時狹義的“彝族”是專門從事制造器皿的族類。他們對青銅器和鑄造青銅是最熟悉的。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出土于泰國的青銅器比我們殷商青銅早,現(xiàn)在泰國出土的青銅器碳14年代測定約為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多年;我們殷商的不到4000年,是3700多年。所以有人考證,說青銅器是由西南彝族從泰國、云南一點一點傳過來的。傳到中原之后,我們才擺脫新石器時代。泰國東北部地處哀牢山、無量山余脈,銅礦蘊藏豐富,硫化、氧化化合物也豐富,因而煉銅是最好的。乃至于明朝的時候,我們還從泰國進口銅,稱為“風(fēng)磨銅”,用于鑄造宣德爐。

為什么叫做“彝堂”?因為有青銅器,而青銅器上有字、銘文,其中還有“彝”這個字,所以就將書房取名為“彝堂”。

另外,“彝堂”是用來比喻什么呢?民國時期研究青銅器斷代的有四大家——郭沫若、董作賓、羅振玉、王國維,號稱“堂堂堂堂,郭董羅王”。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他們的名號都帶一個“堂”字。郭沫若號鼎堂,董作賓號彥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我再湊一個“堂”,就是“彝堂”。當(dāng)時有了這么一個想法,書房就用了這么一個名,還請書法家沈鵬先生幫助寫了一個書房匾。

中國的文化太高深了。中國文化的淵源,我的感覺有兩個特點:一個叫“同心圓”,一個叫“滿天星”。“同心圓”是說以今天河南安陽殷墟殷商文化為中心,一圈一圈往外影響周邊部落文化;“滿天星”是說古代中國的文化哪兒都有,不止中原有。現(xiàn)在大家基本上定論是“滿天星”。最早的成熟的文化發(fā)源地是在紅山,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生活的部落集團創(chuàng)造的新石器農(nóng)業(yè)文化,就是在遼寧這一帶。反倒是女真人發(fā)源地,長期被稱為夷狄之地,那是中華文明最早的發(fā)源地之一。紅山文化有6000多年,它的玉器比良渚文化都早,良渚文化才五千多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