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宗仁先生晚年》三、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北上(1)

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國風云實錄 作者:程思遠


程思遠二月九日抵上海時,前安徽省銀行行長張岳靈到機場迎接,告知程思遠,李宗仁于八日從南京來上海,住林森路黃紹竑滬寓。程當即趨訪,發(fā)現(xiàn)李宗仁表情嚴肅。后來才知道:李打算由甘介侯領(lǐng)銜組織一個私人代表團,以顏惠慶、章士釗、江庸、凌憲揚、歐元懷、侯德榜六人為代表,去北平試探和談。可是中共方面答復(fù),只許他們以私人資格赴平參觀,并指出甘介侯為“販賣和平分子”,拒絕其赴平。因此原定代表團于二月八日飛平之議,只好取消。李宗仁到上海后,續(xù)與各方聯(lián)系,最后推定顏惠慶、章士釗、江庸三人為代表,邵力子則以私人資格前往。旋得北平軍管會葉劍英主任同意。他們以“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的名義前往。

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北上試探和平之舉,對于李宗仁幫助很大,誠如章士釗、邵力子后來在致李宗仁書中所說:“猶記某等初次到平,中共領(lǐng)袖對于公之是否力能謀和,頗難釋然。經(jīng)某等再三譬說,以為和平本身有無窮民意為之后盾,即屬一種不可侮之力量;加以中共在同一旗幟之下相與提攜,雙流會合,并于一響,應(yīng)足以克服可能發(fā)生之困難而有余。中共同意此說,和平之門以啟。”經(jīng)過章、邵上面說明,我們才豁然了解,最初,中共中央領(lǐng)導(dǎo)人看到國民黨四分五裂,李宗仁有無謀和的能力,實成為一個值得考慮的重大問題,后經(jīng)章、邵等多次解釋,然后中共中央才決定以李宗仁為和談的對象,然而李氏卒未接納和議。對此,李宗仁后來在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日從海外回到祖國,在機場所發(fā)表的《回國聲明》中,表示“頗感歉疚”。

由顏惠慶、章士釗、江庸、邵力子四人率領(lǐng)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于二月十三日上午十一時半由龍華機場起飛,隨同前往者有:李宗仁派往北平擔任聯(lián)絡(luò)工作的黃啟漢、劉仲華,秘書龔安慶、傅樹蒼、潘伯鷹、張豐胄,隨行者還有金山。中航公司也派電信課長顧樂村與技師雷仲仁等同行。代表團且受郵局之托,商量華北與華南通郵問題。專機于下午二時一刻到達青島,因機輪破裂,在青島住了一夜,十四日下午四時半才飛抵北平。葉劍英將軍的代表王拓,北平市副市長徐冰在機場歡迎,并招待各代表住于六國飯店。

二月十五日,葉劍英將軍到六國飯店,與顏惠慶、章士釗、江庸、邵力子作初次晤談,當晚又設(shè)宴招待代表團全體人員,除董必武、聶榮臻等中共領(lǐng)導(dǎo)人外,傅作義、鄧寶珊(1894—1968,民國縱橫西北幾十年的智囊人物,早年參加中國同盟會,陸軍上將。辛亥革命時,曾參加新疆伊犁起義,后代理甘肅省主席。1932年起,任西安綏靖公署駐甘行署主任、新一軍軍長等職??谷諔?zhàn)爭期間,任第二十一軍團軍團長、晉陜綏邊區(qū)總司令,多次到延安與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人會晤,贊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1948年8月,任華北“剿總”副總司令,年底代表傅作義同人民解放軍代表談判,達成和平解放北平協(xi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曾任甘肅省省長,于1968年11月27日卒于北京。)也被邀參加。席上交談甚歡,氣氛融洽。

關(guān)于南北通郵通航問題,很快就作了初步的決定,當由金山去天津,負責協(xié)商招商局通航問題,并去電通知上海。上海所派的航業(yè)代表魏文翰、周啟新、姜克尼、俞惠方等四人,也由滬乘“大上?!陛喐敖?,以便面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