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自抗戰(zhàn)勝利以后,陳氏的CC系聲勢日漲,顯然與蔣、宋、孔并駕齊驅(qū),成為四大家族之一。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二日,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統(tǒng)一黨團組織案》(三民主義青年團并入中國國民黨),自是各省、市、縣的國民黨主委由CC系分子擔任,而副主委則由三青團分子(大部分是復興系分子)擔任。由于爭權奪利,CC系與三青團分子的矛盾日益激化。在一九四八年四月初國民大會第一次大會前夕,三青團的地方干部大部分得以國大代表身份來到南京。他們得知蔣介石以中央組織部長陳立夫成立黨團組織,支持孫科競選,認為如果孫能勝利,蔣介石將更加信賴陳立夫,而CC得勢,自非他們之利。于是,為了對付陳立夫的CC系,藍(藍衣社)、埔(黃埔系)、青(三青團)的一些骨干分子,如湯如炎、白瑜、周天賢、任國榮、郎維漢、劉先云、鄭代恩、許伯超等,一致支持李宗仁競選。雖經(jīng)賀衷寒(1900—1972,國民黨著名特務,國軍政訓系統(tǒng)負責人。黃埔系骨干將領??箲?zhàn)時,賀衷寒先后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一廳廳長、政治部秘書長。1947年任社會部政務次長,1949年蔣介石引退,賀亦隨之辭職。賀與蔣的關系不僅是師生,亦是蔣的愛將,長期在軍中政治部門活動。)、袁守謙(1904—1992,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參加第一、二次東征和北伐戰(zhàn)爭。1932年參與發(fā)起組織復興社特務處??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任軍委會政治部第一廳廳長、代部長。1945年后任國民黨中央黨部書記長,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常委。1948年起任華中“剿總”秘書長兼政務委員會委員。)勸阻,也不理會。此一發(fā)展,實非蔣介石所能逆料。
四月四日,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臨時全體會議在南京丁家橋中央黨部禮堂舉行,全會議程是專門討論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候選人問題。蔣介石主持會議,他首先講話,主張首屆總統(tǒng)應提出一位黨外人士擔任,并提出下列三項人選標準:(一)在學術上有成就者;(二)在國際上有聲譽者;(三)曾對國家有貢獻者。蔣介石并表示,他無意于競選總統(tǒng),寧愿當行政院院長。蔣介石說完了話,就離開會場。當時議論紛紛,人們以為蔣要推胡適來當總統(tǒng),甚至有人說蔣已派王世杰(1891—1981,武漢大學首任校長。獲法國巴黎大學法學研究所法學博士?;貒笤谓逃诒本┐髮W,與胡適等創(chuàng)辦《現(xiàn)代評論》周刊。后轉(zhuǎn)投國民黨,進入政界。1981年病逝臺北榮民醫(yī)院。立遺囑將其一生所收藏的所有字畫書籍贈與武漢大學。)征得胡適同意。
休息后繼續(xù)開會,由孫科主持。黃埔系多數(shù)人主張蔣不當總統(tǒng),讓他做有實權的行政院院長,但CC系和戴季陶則主張仍應推蔣做總統(tǒng)候選人。張道藩(1897—1968,CC系骨干人物,歷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內(nèi)政部常務次長,教育部常務次長,中央社會部副部長,中央宣傳部長,海外部長。長期參與控制國民黨文宣與黨務系統(tǒng)。1938年于武漢發(fā)起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1952年10月當選臺地方當局“立法院”院長,主持院務近10年。)且說:“如果贊成總裁不做總統(tǒng),請問有什么辦法要國大代表另選他人?”經(jīng)上下午兩次討論,結果仍一致推蔣做總統(tǒng)候選人,由陳布雷打電話告訴蔣,蔣仍不贊同,最后決定交中央常務委員會研究后再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