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提到喇合,不單是因為她勇敢地幫助了以色列人,還因為在《圣經(jīng)·新約》的記載里,喇合成為了以色列古王國的大衛(wèi)王的曾祖母,也是大名鼎鼎的耶穌的先祖!
以色列人摸清了敵人的兵力部署、城防要務(wù)后,總攻的時機終于成熟。不過,在攻打耶利哥城之前,他們首先要跨越的第一個障礙就是擋在他們面前的約旦河。以色列人渡河的時候,正值春季,約旦河水寬闊、水流湍急。面對滔滔的河水,求戰(zhàn)心切的以色列人無計可施,如果貿(mào)然下河,不僅要冒被洪水卷走的危險,而且敵人可能會在他們渡河的半途攻擊他們。
面對困境,估計以色列人想到了昔日的摩西曾揮杖劈開紅海的一幕,他們把目光集中在了新的領(lǐng)袖約書亞的身上。
約書亞沒有神杖,但他有約柜。他指揮幾名祭司肩扛約柜,毅然決然地走下了約旦河。這時,奇跡出現(xiàn)了:約旦河水立即在他們的腳下向兩邊分開,上游的河水好像被水壩攔住了一樣,在距此幾公里遠的上游停住,而另一邊的水繼續(xù)向下游流去,中間地帶出現(xiàn)了一大片干枯的河床。
驚愕之余,以色列人趕忙走下河床,緊緊跟隨著約柜前行,浩浩蕩蕩地跨越了約旦河,到達了河對岸的吉甲。
在渡河時,約書亞命令每個支派指派一名代表從約旦河床上撿拾一塊石頭。當所有的以色列人安全渡河來到距離耶利哥城外一個叫吉甲的地方時,約書亞命令隊伍安頓下來。他們放置好約柜,并把從河底撿拾的十二塊石頭堆放起來,作為順利渡河的紀念和對上帝的感恩。
直到今天,以色列人對石頭依然情有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