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1943 年——蔣介石開始失去人心(2)

費正清中國回憶錄 作者:(美)費正清


外國人和來自長江下游的中國人普遍認(rèn)為重慶寒冷而不適宜居住。大使的起居室給我一種特別陰冷的感覺。從距離江對岸半英里的此處觀看,重慶就像由破舊的盒子堆積而成的垃圾堆。聽起來好像遠(yuǎn)處傳來了一陣騷亂聲,匯合了纖夫拖船向前的號子聲、苦力們搬運著石頭和水攀爬無盡的石階發(fā)出的喘息聲以及小販賣力招攬生意的叫賣聲。當(dāng)然,在我眼前出現(xiàn)的是遭受了轟炸后被燒毀的地區(qū),之后周圍重新搭建了一些棚戶。沒有任何的色彩?;疑氖^表面有些許的青苔,巖石上寸草不生。人、房屋、小徑,一切都融入了灰暗的色調(diào)中,其間夾著一條同樣是灰色的河流。這是一個生存環(huán)境極其惡劣的地方,長江下游的中國人對其沒有任何的好感,而當(dāng)?shù)厝怂坪跻捕加兄造灞┰甑钠狻?/p>

長江也不能給人以安慰,而僅僅是另一個問題所在。水流低時岸邊顯露出來,沿岸的沙灘上隨即建起了一些竹棚,還有一些小船上的人在叫賣。江面只有原來的一半那么寬,但水流依然湍急,江流向著前方的城市奔流而去,輪渡順流駛過時常常會被河水沖下400 碼遠(yuǎn);而逆流返回時,這些輪渡需要花費半小時才能費力地緩慢移向浮動碼頭。長江并不是人們的朋友。每只前往下游的單獨的船,都會有8 或10 個槳手,他們盡力使船避開暗礁和淺灘,有時候不得不再次返回,這200 或300 英里的距離,此時需要完全靠纖夫的力量拉著船一寸一寸地向前行進。通往上游的平底船都要從大使館前經(jīng)過,船隊一眼望不到頭。每只船都排好隊,纖夫們站在露出水面的礁石上,用竹竿將船撐進東流的水中,推拉之下船逐漸地向上游前進。整個過程真不好看,令人目不忍睹,沒有人感到快樂,沒人能進步,只有一群赤腳光頭的纖夫喊著悲哀的號子,滿身的疥瘡,拖著腫脹的雙腳,像灰色蟻穴中的螞蟻一樣,過著灰暗的生活。站在這里,我更能體會大使的心情了。

我目前打算繼續(xù)待在大使的床上,除非有人趕我走或是人滿為患。大使的房間裝飾得十分漂亮,墻上掛滿了女人的照片,都是貝蒂·文森特(Betty Vincent)的。然而,1943 年4 月,痢疾無端再次來襲,緩慢而持久。美國海軍醫(yī)生對此也束手無策,5 月份,我再次來到昆明,獲準(zhǔn)進入陸軍后方醫(yī)院。這里有一群精力充沛的中國護士,她們給美國大兵換藥,且在看電影的時候提供冰激凌。然而,沒有人能夠確定我的病情,最終在我返回重慶后,注射了一段時間的吐根堿,病竟然好了。吐根堿是一種德國藥物,要求患者避免劇烈運動,以免造成心臟壓力。于是當(dāng)時每次前往陸軍診所,我都需要緩慢地爬89 級臺階。

1943 年下半年,蔣介石政府的無能已經(jīng)明顯暴露出來,盡管(或是由于?)他一再努力實施更加嚴(yán)格的控制和個人獨裁。通貨膨脹日益嚴(yán)重,導(dǎo)致工薪階層營養(yǎng)失調(diào)且備感絕望。對于外國觀察家來說,左派似乎是切實可行的選擇。這時,我已經(jīng)恢復(fù)健康,但是我的心情隨著時局的發(fā)展而與大使館和新聞出版界的其他美國人一樣,對國民黨不再信任,對自由主義者的潛力不再抱有幻想,對當(dāng)?shù)氐淖笈蓞s表示欣賞。1943 年8 月,我對現(xiàn)政權(quán)不抱什么希望,因為它在情感上并不信任人民大眾,又無法為人民提供什么實際的幫助。駭人聽聞的苦難與災(zāi)禍總是伴隨著它,它之所以茍延殘喘,僅僅是還沒有足夠多的有勇氣的人反抗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