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軍事統(tǒng)帥大比較:彭德懷PK麥克阿瑟(7)

大國尊嚴 作者:燕昭文


“要想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p>

西方的這句諺語的確是至理名言。

正是這種“狂”使天才的麥帥,徹底喪失了理智和起碼的冷靜判斷。

而此時,麥克阿瑟司令官遇到了一個多年來沒有遇到過的對手,遇到了一個五千年文明凝聚出來的戰(zhàn)場高手,遇到了一個抱著雪民族百年恥辱的信念而舍生忘死的硬漢。

過五關斬六將之后,走麥城就是必然的了。

約瑟夫?格登的《朝鮮戰(zhàn)爭——未透露的內(nèi)情》里,有個細節(jié)描寫是很有意味的:面對如山倒般的兵敗,“麥克阿瑟頹然倒在吉普車的前座上,仿佛已經(jīng)完全精疲力盡,并未表現(xiàn)出他一貫的信心和盛氣,就連他那頂著名的油漬斑斑的軍帽,這一天也不顯得怎么精神,他是一個斗敗的人”。

的確,他敗了。

麥克阿瑟:中國人是打仗的高手

狂躁、狂躁,狂,必然伴隨著躁。

在仁川的勝利面前,老麥的進攻急躁了。

在向三八線推進時,麥帥就提出感恩節(jié)推進到鴨綠江的計劃。

感恩節(jié),每年11月的第四個禮拜的禮拜四。

馬上要到鴨綠江了,結果遇到了突如其來的強大攻擊。

在被打懵的情況下,他轉了兩圈,又精神起來,提出發(fā)起總攻,結束戰(zhàn)爭,讓孩子們回家過圣誕節(jié)(12月25日)。

不管是感恩節(jié)還是圣誕節(jié),反正得讓孩子們過節(jié)。

結果,圣誕節(jié),又成了中國軍隊的大舉進攻日。

在圣誕節(jié)攻勢中,麥克阿瑟攻得快,逃得也快,幾乎到了慌不擇路的境地,一路逃到了三八線。

就是說,聯(lián)合國軍在一個星期之內(nèi),后退了250公里。

其實,完全用不著逃這么遠,因為志愿軍的攻擊能力太弱。

僅靠志愿軍的兩條腿,靠肩扛背馱,能追上你的汽車輪子嗎?

只是,在志愿軍排山倒海的攻勢面前,麥帥這次真慌神了。

當時美國報紙登了一個笑話,說平壤失陷在即,麥帥讓參謀人員制訂一個撤退50公里的計劃。結果,這個參謀把小比例尺地圖當成大比例尺地圖,一畫,竟然畫到三八線上去了。麥帥竟也著急忙慌,畫哪兒是哪兒吧!就這樣,一跑就跑到了三八線。

一敗涂地,一敗就涂了地。

在一敗就涂了地的情況下,英明一世的麥克阿瑟司令官被解職了。

一解職,他倒有點清醒了。

他對他的學生、接替他司令官位置的李奇微將軍語重心長地說:“對付中國人要特別小心,不能大意,他們是打仗的高手?!?/p>

這樣,常勝將軍麥克阿瑟,在71歲的時候,終于栽在了朝鮮戰(zhàn)場,栽在了中國將軍彭德懷的手里。

向中國發(fā)最后通牒

對中國、對中國軍人,麥克阿瑟司令官是瞧不起的。

這種瞧不起,不是一般的瞧不起。

那叫不屑一顧。

因為近代以來,中國軍人幾乎沒有在大國角斗中露過臉。

丟臉的事,倒不少。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擁有百萬之師的大清朝,被英國1.9萬名遠道而來的軍人揍得屁滾尿流,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

從此,幾乎沒有再勝利過。

不,是再也沒有不敗過。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進中國等,一色地被打得屁滾尿流。

反正不是屁滾,就是尿流;

屁不滾,尿也流。

抗日戰(zhàn)爭是勝利了,但麥克阿瑟認為,那是美國人參戰(zhàn)的結果,是美國人的功勞,是麥克阿瑟的功勞,不是中國軍人打的。

不光麥克阿瑟司令官這么認為,就是全美國、整個西方,甚至全世界,都這么認為。

美國的功勞。

原子彈的功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