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阿爾卑斯山失利(1)

高盧戰(zhàn)記 作者:(古羅馬)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


(公元前57年)

1. 當愷撒出發(fā)趕赴意大利時,他派塞維烏斯·蓋爾巴率領第十二軍團和部分騎兵去討伐南圖阿特人、維拉格里人和塞杜尼人。他們的領地起自阿洛布羅基人的邊界、日內瓦湖和羅納河,直至高聳的阿爾卑斯山。愷撒此戰(zhàn)的目的是要打開通往阿爾卑斯山的道路,商人以往要想從此經過,勢必要冒著極大風險,還要繳納重稅方能通過。愷撒授權蓋爾巴,如果他認為軍團有必要在當地過冬,完全可以就地留下。蓋爾巴打了幾次勝仗,攻下數座要塞之后,各部落紛紛遣使前來講和,呈交人質,締結和約。于是,他決定在南圖阿特人這邊留兩個步兵大隊,然后自己帶領軍團其他士兵,到維拉格里人的奧克多杜勒斯村去過冬。這個村莊坐落在一個狹窄的山谷之中,四周都是崇山峻嶺。村中有一條河流經過,把其一分為二,蓋爾巴讓當地人住在河的一邊,把河的另一邊騰空,留給部隊過冬用,并且筑造了壁壘和壕溝作為防御工事。

2. 蓋爾巴在冬營地度過幾日之后,他又下令從鄰近運送糧草過來,突然有偵察部隊向他報告說,讓給高盧人居住的那部分村莊,忽然在一夜之間空無一人,村外的崇山峻嶺之中,出現了大量的塞杜尼人和維拉格里人。高盧人之所以突然決定與羅馬為敵,重新開戰(zhàn),是事出有因的。首先,他們自覺我軍人數太少,甚至都不足一個軍團,除卻抽調了的兩個步兵大隊之外,還有一部分要外出尋找給養(yǎng)。其次,他們占據了有利地形,只要從山上向峽谷中俯沖下來,對準村莊標槍齊發(fā),只消一輪進攻,我軍就會完全敗北。再有,羅馬將其子女扣為人質,讓他們備感痛心,且他們認定羅馬人這次并非只想打通道路,而是想永久占領阿爾卑斯山地區(qū),將其并入鄰近的行省版圖。

3. 在蓋爾巴聞訊之時,冬營地的防御工事尚未竣工,糧食和給養(yǎng)也準備不足,他本以為既然對方已經投降,還送來人質,就不會再次開戰(zhàn)了。于是,他迅速召開軍事會議,征求各方意見。突然出現的意外情況使得形勢愈發(fā)危急,周圍的山上布滿了全副武裝的敵軍,由于道路被切斷,所以援兵和供給也無法到位。有些與會代表認為再等下去必死無疑,建議拋下輜重,強行突圍,按照原路返回,但求生路。但大部分人認為,這個方案不妨留作最后之用,現在先嚴防死守,靜觀事態(tài)發(fā)展。

4. 只消片刻功夫,我方還沒來得及部署軍隊,決定何去何從,敵人就一聲令下,從四面八方猛沖下來,石塊、標槍齊發(fā),我方工事成為眾矢之的。最初,我軍還意氣風發(fā),奮勇抗敵,向高處投石也基本彈無虛發(fā),一旦發(fā)現營寨哪里防守力量不足,出現險情,就迅速前去救急。但隨著作戰(zhàn)持續(xù)進行,時間不斷拖長,敵人可以有生力軍不斷補充力量,而我軍人數太少,無法做到這一點,只能疲于應付,而且即便負傷,都無暇休息,只得死守頑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