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擊退赫爾維西亞人(1)

高盧戰(zhàn)記 作者:(古羅馬)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


(公元前58年)

1. 高盧全境分為三部分,包括比利時人和阿奎塔尼人,另一部分自稱凱爾特人,我們稱之為高盧人。所有這些人的語言、習俗和法律都各不相同。凱爾特人一邊毗鄰阿奎塔尼人,以加龍河為界,另一邊與比利時人接壤,中間有馬恩河和塞納河相隔。所有這些人中,比利時人最為彪悍、最驍勇善戰(zhàn),這是因為他們最為遠離羅馬行省的文明和教化,鮮有商販往來,故那些使人喪失斗志的奢侈之物也最少見;再者,這與他們距離萊茵河對岸的日耳曼人最近,雙方交戰(zhàn)不斷也不無關系。同樣的,凱爾特人中的赫爾維西亞一族的勇猛較其他各族又要勝過一籌,也是因為他們與日耳曼人的交火幾乎天天都有,不是試圖防止日耳曼人染指瑞士領地,就是他們自己要去入侵對方疆土。凱爾特人所占據的土地北側邊境毗鄰羅納河、加龍河、大西洋以及比利時人的領地,另外,在赫爾維西亞人和塞廣尼人接壤的這一邊,還與萊茵河相接。比利時人的領土從凱爾特人的北部疆界直抵東北的萊茵河下游。阿奎塔尼人的地區(qū)在西北方向緊鄰加龍河、比利牛斯山以及最靠近西班牙的大西洋海岸。

2. 赫爾維西亞人中地位最顯赫,最為富有的莫過于奧格托里克斯。在馬庫斯·梅薩拉和馬庫斯·畢索任執(zhí)政官期間(公元前61年),他出于篡奪王位的野心,在貴族中策劃陰謀,唆使國人帶上家當,舉國搬遷。依照他的說法,這是因為他們勇武過人,所以他們要想一舉拿下高盧全境,實在易如反掌。退一步講,想說服國人搬遷并非難事,因為赫爾維西亞人的定居環(huán)境的確不盡如人意,周圍都是天然屏障,一邊是深不可測、一眼望不到邊際的萊茵河,隔岸相望的是日耳曼人;另一邊是高聳入云的侏羅山,隔山而居的是塞廣尼人;第三面是日內瓦湖和羅納河,把赫爾維西亞人和羅馬行省相隔開來。這種地理環(huán)境自然使得他們備感束縛,要想攻打鄰邦也頗費周折,也讓這些好戰(zhàn)成性之人頗感不快。所以,盡管他們的疆域已達220英里長、165英里寬,但他們認為就自己驍勇善戰(zhàn)、威猛過人的眾多人口而言,這片疆域還是太狹小了。

3. 受到這種情緒的驅動,再加上奧格托里克斯的勢力影響,他們決定為啟程進行積極準備,購置所需,大量置辦牲畜和車輛,廣種谷物,以確保途中糧食供應充裕,同時還與鄰邦積極發(fā)展睦鄰友好關系。他們認為兩年足以完成籌備工作,于是正式作出決定,定于第三年啟程出發(fā)。大家選舉奧格托里克斯負責整體籌備工作,同時負責出使鄰國。在出使途中,他說服了塞廣尼人卡斯提庫斯(他的父親卡泰孟塔羅第斯曾任塞廣尼國王多年,羅馬元老院曾授予他“羅馬人民之友”的稱號),唆使他攫取父親曾經執(zhí)掌過的王位。同樣,他也說服了埃杜維人杜諾列克斯也如法炮制(他的哥哥狄維契阿古斯當時身為部族最高行政官,并深得民心),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大家都聽信了奧格托里克斯的說辭,覺得可以輕易得手,因為奧格托里克斯說他本人也將攫取本國大權。毫無疑問,赫爾維西亞人是全高盧最具實力的部族,他保證定會用自己的財力和軍力幫他們如愿奪取各族王位。受到這些話的蠱惑,三人互表誠意,立下盟約,希望在得勢后能以這最具實力的三族之力統(tǒng)領全高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