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恨還是愛:藝術和電影(1)

中國軟實力:誰在害怕中國 作者:(美)邁克爾·巴爾


中國的文化改革不僅僅體現(xiàn)在國家形象宣傳片和正在壯大的媒體帝國上。中國的藝術行業(yè)也得益于巨大的財政投資才繁榮發(fā)展。在北京,典型的例子就是國家大劇院。國家大劇院是由鈦金屬板和玻璃幕墻組成的橢球形穹頂,周圍環(huán)繞著人工湖,營造一種珍珠浮在水面上的效果。湖里的水經過特殊處理,冬天不會結冰,夏天不長水藻。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筑師主持設計,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和小劇場共能容納5 452名觀眾。然而,努力提升城市文化藝術聲譽的不是只有北京一個。廣州斥資5億美元打造了以廣州博物館和廣州歌劇院為主的藝術建筑群,兩建筑之間由一條寬闊的人行通道連接。旁邊還建立了公共圖書館和兒童藝術中心。和中國許多新的建筑物一樣,這個建筑群也是一項壯舉。歌劇院沒有一塊墻體垂直于地面,外墻的每一塊截面也都不相同。博物館的形狀就像一個巨大的立方體,金屬的黑灰色與內凹處的大紅色形成對比,不規(guī)則形狀的空隙錯落有致,如同中國的珠寶漆盒。廣州歌劇院于2010年5月開業(yè),計劃每年安排200場舞蹈、戲劇和歌劇表演,并舉辦知名藝術節(jié)。

然而,中國的軟實力革命也有強硬的一面,這一點在北京與佳士得拍賣行(Christie)的糾紛中可見一斑。2009年年初,佳士得拍賣行同意拍賣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收藏的兩尊清朝青銅獸首。這些青銅像本是一個系列,代表的是中國的十二生肖,是為18世紀在位的乾隆皇帝建造的噴泉飾品。據(jù)說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并從中國掠走了這些獸首。很少有西方人可以理解這些雕像對中國的政治意義——如果不了解圓明園的毀滅給中國人在情感和記憶上造成的創(chuàng)傷,那就不可能理解中國當今的政治文化。昔日雄偉的宮殿、美麗的花園,清朝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的地方,如今已經化為一片廢墟,成為西方列強無端侵略中國、羞辱中國的鐵證。因此,中國要求歸還這兩尊青銅獸首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佳士得拍賣行拒絕了中國的要求,繼續(xù)拍賣。最后,一位匿名的中國商人以4 000萬美元拍下了這對青銅獸首。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他參加競拍是蓄意破壞這場拍賣會,事后拒不付錢,結果獸首又回到伊夫·圣·洛朗的繼承人手里。

不出所料,這次拍賣惹惱了中國。中國聲稱將限制佳士得在中國的進出口申報。中國還提出要重新審核佳士得香港分公司的經營許可證。這對香港分公司來說可不是小事,因為該分公司2003~2009年共盈利27億美元,利潤相當可觀。為了緩和這種緊張的關系,佳士得邀請了數(shù)百位富有的收藏家、學者和藝術贊助人到其紐約總部,參加當代中國藝術崛起的特別展覽和研討會。參展的29件作品全部是由中國政府指派的小組選出的。佳士得這種主動修復與中國政府關系的姿態(tài)前所未有。

佳士得平息中國怒火之舉反映了中國藝術市場的重要性。2009年,中國藝術市場的價值已經從2004年的11億美元猛漲到將近32億美元。這些數(shù)字也說明,許多中國藝術家通過在西方市場上出售自己的作品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收益。其中最有名的藝術家就是岳敏君。2007年,他的油畫《處決》(Execution 1995)在倫敦蘇富比(Sotheby’s)拍賣場上拍出了590萬美元的高價,成為中國現(xiàn)代藝術家賣出的最昂貴的作品。岳敏君的作品以咧嘴而笑的“大笑人”聞名——人物原型常常是他本人。評論家稱他的作品風格是“玩世現(xiàn)實主義”。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曾把這個詞定義為“聰明人在無法忍受的情形下不做事的最佳借口”。岳敏君的作品之所以令人難忘是因為其諷刺冷漠的表現(xiàn)手法,他通過一張張僵硬的笑臉來表達痛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