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輩也就是見到老百姓比較牛,見到稍微強一些的對手,即使你告訴他殺人不犯法,他也下不去手——整個一群豆腐渣子。
兵不可用,胡林翼便棄“兵”用“民”。此方案具體說來就是官出錢,民出力,組織團練進山清剿。
有人說,當(dāng)兵的都不肯去,老百姓怎么肯去?這是因為雙方利益息息相關(guān)。生苗下山,剽掠盜劫,苦的都是居于鎮(zhèn)遠(yuǎn)的百姓。有政府號召,又不增加額外負(fù)擔(dān),百姓當(dāng)然會挺身而出,這叫“以民衛(wèi)民”。
胡林翼花錢固然是大手筆,但他算賬也算得極其精明。比如說,你要用綠營兵的話,一千個兵每月耗費不下六千兩銀子;如果用團練,一千個兵只需一千多兩銀子,而且效果更好,何樂而不為?
打仗的人有了;至于主帥,那用不著再花錢請別人了,就是胡林翼自己。
胡林翼讀書時的興趣就是研究地理和兵法,這次找到了實踐的機會。他并不貿(mào)然進兵,而是用幾個月的時間對苗人的情況進行明察暗訪,光地圖就畫了百幅之多。
知己知彼后,便是抓住重點。胡林翼發(fā)現(xiàn)在生苗里面也有好些是良民,并不從事盜掠。要打的話,只撿那些最刺頭的開刀就可以了。
名單確定后,胡林翼便親自率團練出擊,一舉擊破盜風(fēng)最烈的一座苗寨。這一勝仗打出了團練的自信,也把綠營的臉給打紅了。
綠營雖然很菜,但畢竟是正規(guī)軍,再這樣下去,如何在本地抬頭立足?于是,他們紛紛向胡林翼請戰(zhàn)。
此時與政府和漢人相處融洽的熟苗也湊了過來,他們表示愿意派苗兵參與平亂,以與窩里的這些害群之馬劃清界限。
胡林翼一一欣然笑納,人多力量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