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1月,林則徐抵達廣東。履任之后,他就像當年治理黃河那樣,一條條對照禁煙令,哪個疑點都不放過,并且誰的人情也不給。
這位欽差大臣或許還不知道自己將在世界禁毒史上所留下的分量,他只知道國家需要他守護。鴉片這個大患不除,國家就難以看到明天,所以他決不會輕言放棄。
林則徐致信洋商,要求鴉片販子們必須在三天內(nèi)將走私入境的鴉片全部交出,撂下的話是:“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p>
廣東不是第一次禁煙,過去也曾是查獲鴉片最多的一省,但作為鴉片走私的源頭和最大集散地,這里的鴉片貿(mào)易一直都沒有消停過,而且眼看著是越查越多。其中一個弊病就是洋商會拿銀子去衙門開路,所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禁煙漸漸地變成了扯瞎話。林則徐突然來這么一手,使得秸稈堆里的“豆腐渣工程”再也無處遁形,鴉片販子們更是遭了老罪,一個個惶惶不可終日。
商人重利,怕歸怕,這些人還抱著僥幸心理,在磨磨蹭蹭地察看風向。
看來你們是在質(zhì)疑我的能力和決心啊,林則徐隨即下令封鎖駐廣州的英國商館,同時緝拿其中最大的鴉片販子。
林則徐的雷厲風行,讓正在澳門的義律坐不住了。義律的身份是英國駐華商務監(jiān)督,他要做的就是保護在華英商的利益,見英商們已成困獸,趕緊從澳門趕到廣州。
義律的現(xiàn)身,不僅沒有幫助洋商們脫離苦海,反而把他自己也陷了進去。林則徐將義律也一道困在了商館里:“你們不繳鴉片,就別想出來!”
商館的吃喝被全部斷絕,到了第三天,洋商們再也打熬不住,終于同意上繳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