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一人敵天下(3)

晚清帝國風云:禍起東南(上) 作者:關河五十州


等到真的“懂”了,道光更加不敢動這樣高難度的外科手術了。事實上,他的確也沒有什么辦法,歷數(shù)祖輩,康熙夠偉大了吧,可他又能拿陋規(guī)怎樣?

在道光執(zhí)政的中后期,實政已經(jīng)進展不下去了,早期實施的也大多虎頭蛇尾,不了了之。比如陶澍承辦的糟糧海運,當時就那么漂亮了一下,等到河運的狀況稍稍好轉(zhuǎn),海運即被予以廢除,東方古國仍與海洋無緣。

除了觀點守舊,更主要的還是開辟海運擋了很多人的財路。與陶澍同一時代的清末思想家魏源就曾經(jīng)說過,至少有三種人對海運不爽:負責收稅的稅吏,負責收糧的糧官,負責河運的船隊。

漕糧河運這個食物鏈很長,相關的人都需要從中層層謀利,他們上下相通,所掀起的輿論壓力也足以使道光望而卻步。

以一人敵天下,縱然你是皇上也無能為力,而陋規(guī)不除,道光的以身示范,似乎也只能為帝國官場添些笑料。

道光很少為自己添置衣服,最多一個月才換一套。他有件舊的黑狐皮袍,大概算是所有衣服里比較上檔次的了,只是襯緞稍微大了一些,他便想改一下,在袍子四周再添些皮子。

內(nèi)務府報了個賬,說需要上千兩銀子才能搞定。道光毫不意外地迅速抽手,我不添了還不行嗎。

第二天,軍機大臣值班,把這件事當新聞一樣播了出去。

文武百官從此都把道光看成怪物一般,以為他有節(jié)儉的癖好。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皇帝好這一口,再不跟風而進,拍好這個馬屁,那就傻了。

道光“喜歡”舊衣服,大伙也都跟著穿舊衣服,新的不要了,拿到當鋪去換舊的穿,儼然刮起了一股時裝懷舊風。

京城官多,需求量大,爭相購買的結(jié)果,竟然把舊官袍的價格都托抬起來,一件舊的,比做兩件新的還貴哩。

道光的一條褲子破了,不舍得扔,便讓內(nèi)務府打上補丁,叫做“打掌”。大臣們見了,紛紛仿效,明明褲子沒破,也非得在上面打一補丁不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