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廣州貿(mào)易體系(11)

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插圖重校第6版) 作者:(美)徐中約


馬戛爾尼使團,1793年馬戛爾尼勛爵(Lord Macartney)于1737年5月14日出生于貝爾法斯特(Belfast)附近,是一個好學不倦而又高雅莊重的人,也是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殖民官員和外交家,曾出任駐俄國大使、愛爾蘭和不列顛國會議員、愛爾蘭首席大臣、西印度格林納達島總督和馬德拉斯總督。他謝絕了擔任孟加拉國總督一職的任命,自1786年以來一直賦閑。他無疑是英國最有資格出使中國的合適人選。1792年5月3日,他被正式委命為“大不列顛國王特命全權(quán)派駐中國皇帝大使”。為增加他使命的隆重性,馬戛爾尼還被加封了樞密大臣頭銜和子爵封號。他的終生摯友斯當東爵士(Sir George L.Staunton)被任命為“使團秘書暨頂替大使之全權(quán)公使”,獲授權(quán)在大使逝世或不能履行職務時率領使團。馬戛爾尼獲一年1.5萬英鎊的酬金,斯當東則獲3,000英鎊。

1792年9月26日,使團從倫敦出發(fā),內(nèi)中共84名成員,包括1名機匠、1名畫師、1名制圖員、1名工匠、6名樂師和一些陸海軍官佐。另外,使團也為中國宮廷準備了琳瑯滿目的禮品,價值15,610英鎊,包括一架天象儀、一些地球儀、機械工具、天文鐘、望遠鏡、測量儀、化學和電機工具、窗櫥玻璃、毛毯、伯明翰(Birmingham)五金制品、謝菲爾德(Sheffield)鋼鐵和玻璃制品、銅器和韋奇伍德(Wedgwood)陶器。

馬戛爾尼受命盡一切可能收集有關中國的思想、政治、軍事、社會、經(jīng)濟和哲學等情報,此外還應達到六項具體的目標:

1.要求中國在茶葉和生絲產(chǎn)地及毛紡織品消費區(qū)域,割讓一至兩塊土地,使英國商人可在那里居住,并可以實行英國的司法管轄權(quán)。

2.談判一項商務條約,以便盡可能地把貿(mào)易擴展到整個中國。

3.清除廣州現(xiàn)存的種種弊端。

4.喚起中國對英國產(chǎn)品的興趣。

5.安排在北京設置外交代表。

6.使日本、交趾支那和東方群島對英國貿(mào)易開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