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我們成了情侶,一切甜蜜蜜呀甜蜜蜜,就這么簡單。
這個時機來得真有意思,如果愿意承認的話,簡直算得上吉祥如意(反正我就承認這一點)。就在昨天晚上,我的父母剛為他們的書開了一個聚會,書名叫作“小魔女艾米大喜之日”—沒錯,這一回蘭德和瑪麗貝思兩位作家實在忍不住了,他們給不了自己的女兒一段姻緣,于是他們給書中與女兒同名的人物安排了一位丈夫!是的,在第二十冊里,“小魔女艾米”就要結婚了!吔……可是沒有人在乎,沒有人愿意眼見著“小魔女艾米”一步步長大,我自己尤其不愿意。讓人家“小魔女艾米”繼續(xù)穿著及膝短襪,在頭發(fā)上綁一條絲帶吧;讓我一步一步地長大,不要受到“小魔女艾米”的約束,盡管“小魔女艾米”是個活在書中的我,盡管我原本該是那副模樣。
但“小魔女艾米”畢竟是艾略特一家的金飯碗,我們全家靠她賺了不少鈔票,因此我可不能小氣,不把她的天作之合給她。不消說,“小魔女艾米”在書中嫁給了“巧匠安迪”,他們就像我的父母一樣幸福美滿。
不過話說回來,出版商給本期圖書下的訂單少得令人難以置信,讓人不由得有些心慌。在20世紀80年代,《小魔女艾米》的新書首印數(shù)一般為十萬冊,現(xiàn)在卻落到了區(qū)區(qū)一萬冊。相比之下,這次的新書發(fā)布會也沒勁透了,壓根兒不搭調。該虛擬人物一出生就是個早熟的六齡女童,現(xiàn)在是個而立之年卻還一副娃娃腔的準新娘,你要怎么給她辦宴會?(“哎呀,”艾米心道,“要是不合他的意,我那親愛的未婚夫就會搖身變成一個牢騷鬼……”這句可是書里的原話—整本書從頭到尾害得我想沖著艾米那傻氣十足、冰清玉潔的私處狠狠揮上一拳。)該書是一部懷舊之作,目標買主是跟“小魔女艾米”一同成長的姑娘們,但我實在不覺得會有人想讀那本書。當然,我倒是讀過了,我祝該書一路好運……還不止祝了一次。蘭德和瑪麗貝思擔心“小魔女艾米”的姻緣戳中了我的心窩,誰讓他們的女兒還一直小姑獨處呢。(“舉例來說,我就不覺得姑娘們應該在三十五歲前結婚?!蔽业膵寢屨f道。話說回來,她自己嫁給我父親時才二十三歲。)
我的父母總擔心我會跟“小魔女艾米”鬧別扭,他們總是告訴我不要從“小魔女艾米”身上挖掘深意,但我還是不禁注意到一點:每當我把某件事搞砸的時候,艾米卻會交上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我在十二歲時終于放棄了小提琴,艾米卻在接下來的一本書里當上了音樂神童;(“哎呀,練小提琴是蠻辛苦,但要提高技藝必須吃得了苦!”書里說。)我在十六歲時為了與朋友一起去海灘度周末將青少年網(wǎng)球錦標賽拋到了九霄云外,艾米卻認真投入了這項運動(“哎呀,我知道跟朋友們一起玩是多么有趣,但如果我缺席比賽的話,我自己和大家不都會失望嗎”),這一點曾經氣得我火冒三丈,但等我去了哈佛大學(艾米則又一次明智地選擇了我父母的母校),我決定犯不著用這種事害自己煩心。我的父母乃是堂堂兩位兒童心理學家,卻選擇了這種以退為進的形式向他們的孩子開炮,這件事不僅算得上糟糕,也堪稱又傻又怪,還有幾分荒唐。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