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的吶喊》第二章 抱負(13)

印度的吶喊:亞洲崛起與壯大的見證 作者:(美)阿南德·格里哈拉達斯


我問他將來會不會離開這里,就像他的學生們,很多都去外面了。

“不,不,不,我不會離開這里。我在這里得到了所有東西,沒問題?!彼f,“我心里總是有一種恐懼。我們在孟買能掙到更多錢,但是那個地方太擁擠了。沒人認識你,沒人跟你說話,沒人對你感興趣。你活得就像個機器:起床、醒來、上火車、上汽車、去上班、回家?!?

這些話里隱藏著一個我沒看到過的觀點,如果你和我一樣來自美國,也許很難發(fā)現(xiàn)這種觀點。我們都有某種背景,而拉文德拉的背景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不僅是一個窮人,而且是一個不完整的人。在他飽經風雨的長期探險過后,不管是孟買、德里還是班加羅爾,對他而言都是一個殘酷的地方,去那里會讓他重返那個他好不容易才脫離的默默無聞的狀態(tài)。那次見面一年以后的一天,我正在北印度的一家購物商場閑逛,我的手機響了,是拉文德拉發(fā)來的短信:

先生,過去的幾個月對我而言可謂碩果累累。我輪滑學校里的兩個孩子代表印度參加了在比利時舉行的國際輪滑比賽。這是我最大的夢想,現(xiàn)在成了現(xiàn)實。我現(xiàn)在忙著辦護照、簽證以及其他事宜。我們準備在9 月26 日去香港參加國際輪滑錦標賽,我是領隊。這段日子我的生活正迅速地轉變,我對于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了。這是我的上升期,我又有了新的目標。我進一步自我完善,在家庭、社交和財力方面發(fā)展得也很好。目前我身兼6 所學校的英語老師,我也在建造自己的新房子。

拉文德拉從沒有停歇過。在選秀比賽以后的日子里,他和尤里德就在我的心中縈繞不去。他們給了我一個觀察印度的新視角,像一根線一樣將我看到的其他眾多現(xiàn)象連接起來。我開始認識到自我塑造才是印度這幕大戲的主題。這個看法自然而然就能引起我的共鳴,因為這也是我自己家的故事:父母離開印度重新塑造自我,后來他們的兒子又回到印度開始自己的新生活。在印度無論走到哪里,隨處可見重重束縛下的一層層的屈辱和壓迫,主人和仆人的文化。而這種人性墮落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那么多精力、激情和才華被困在印度的階層制度中,在愿望的驅使下動蕩不安,而提高自身地位的重重阻力恰恰助長了上升的熱望?,F(xiàn)在這個社會就像一個快要爆炸的鋁罐。

這種現(xiàn)象隨處可見。我的女仆變得越來越自信,她反駁我的意見,她喜歡高檔手表和鞋子,而這些她媽媽估計連想都不敢想,她還送孩子去上英語寄宿學校。還有那個航空公司雇員,當我跟他問好的時候,他微笑著拍拍我的胳膊,這是藍領和白領之間平等民主的接觸,這在小地方仍然不多見,雖然空乘服務人員就是從那里招募來的。夾在老服務員中間的年輕飯店服務員會看著我的眼睛平靜地告訴我,我點的菜其實并不好吃。南印度工廠里的婦女成了家里最重要的經濟支柱,把孩子留給她們懶散的、一天到晚醉醺醺的丈夫看管?,F(xiàn)在拉文德拉,一個連鞋子都沒有的搬運工的兒子,那個最后一頓飯是在人家婚禮上吃的并且坐在學校后排的人,成了印度輪滑隊的領隊,他馬上要去香港了,在6 所學校教書,而且正在建造新家。我必須再去看看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