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資中筠的思想歷程(5)

中國在歷史的轉(zhuǎn)折點 作者:馬國川


1951年,大學畢業(yè)的資中筠和她的同學馮鐘璞(即后來的作家宗璞)一起分配到“政務院宗教事務處”工作??墒遣坏桨肽?,在“三反”、“五反”運動中,一直被認為是進步人士的資耀華一夜之間成為“奸商”,《天津日報》大標題說“大奸商資耀華拒不坦白”。

資中筠成為被“幫助”的對象,單位黨組織動員她劃清界限。“當時我的心情是這樣,第一,黨永遠是對的。這個大前提我不動搖,但是我想不出來我父親怎么會成為奸商?他工作的事我是完全不知道的,他也從來不在家里頭說什么,可是他的為人無論如何與‘奸’字連不起來。后來我就表態(tài)說,我服從組織的任何結(jié)論??墒撬麄冋f我態(tài)度消極。”

資中筠把所有的家信都交了出來,實際上父親極少寫信,都是母親的信,除了噓寒問暖就是鼓勵好好工作之類。這過不了關。一個中學同學登報聲明與資本家父親脫離關系,使她受到啟發(fā),她也要求登報脫離關系??墒恰敖M織上”說,這違反政策,并不希望她這樣做。

這場煎熬歷時半年。忽然又說資耀華沒問題了,結(jié)論說他是“完全守法”,不久,資耀華調(diào)到北京,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主任,從此這位正值盛年的銀行家埋頭整理近代貨幣金融史料工作。

整的時候大張旗鼓,等到落實政策的時候卻靜悄悄的,所以資中筠并不知道父親何時“落實政策”,何時來北京,因為她幾乎和家里完全脫離了聯(lián)系,凡是給家里寫信,就得給單位審查,于是不再通信。后來還是從妹妹那里得知父母居住在北京,她才回家看望。雖然父母對她一如既往,但是“從此我跟他們的關系就疏遠了,親情無法再同以前一樣。父親在家中更沉默了”。

1952年,資中筠調(diào)到中國人民保衛(wèi)世界和平委員會(簡稱“和大”)。這是和工會、青年團、婦聯(lián)并列的所謂“群眾團體”,當時并稱“工青婦和”。這幾個組織都有國際部,負責國際交往,而“和大”本身則主要就是從事國際工作的。資中筠在國際聯(lián)絡部,主要從事翻譯和文書的工作。她曾擔任世界和平理事會書記處中國書記的助手及翻譯,常駐維也納三年。

資中筠感到非常幸運,特殊的工作讓她逃脫了“反右運動”。“我出國之前,已經(jīng)在開始學習‘娜斯佳精神’,娜斯佳是蘇聯(lián)的共青團員,特別敢提意見。學習娜斯佳精神就是號召大家敢提意見。‘和大’的青年團組織專門開會討論給領導提什么意見,這就是‘鳴放’的開始,正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我被派出去了。”否則以她的性格,一定會積極、直率地提意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