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長輩平日里閑得無聊,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把她和莫小妍放在一起比較,結(jié)果便是一家歡喜一家愁。雖然顏采覺得這壓根兒就不用比,因為她倆完全沒有可比性,并且她還一再強調(diào),在這樣一個拼爹的時代,只有沒出息的父母才會比下一代。但是她每這么說一次,就會戳到顏爸爸的痛處,然后等下一次就會被比得更徹底、更兇殘、更慘絕人寰。
拼女兒拼不起,拼爹更拼不起,誰讓莫小妍家里有錢。
莫爸爸本來在政府機關(guān)工作,后來大概是仕途不順,索性辭職不干,下海經(jīng)了商??恐敲匆稽c兒小腦筋和小手段,他的零售生意蒸蒸日上,一晃將莫家變成了豪門,又一擲千金在城東富人區(qū)闊氣地買了一套三層的豪宅,搬出了原來住著的小樓。
與莫家相比,顏家就要寒磣了許多。顏父學醫(yī),也算有些本事,頭上頂著一個“著名專家”的光環(huán),不過靠他那些薪水和津貼,撐死了只能讓顏家的生活達到一個小康水平,就算顏媽媽也在大學里當教授,全家一個月的收入都比不上莫家一天收入的零頭。再加上顏采與莫小妍雙方在學校表現(xiàn)的巨大差距,顏家父母總是覺得,自己這一輩輸?shù)搅说祝B下一代都要被一直踩在腳下,想起來就可氣。
但是后來這些年發(fā)生的事情又證明了他們的推測似乎不是很靠譜。
莫小妍那一路帶著光環(huán)的人生成功保佑著她高中畢業(yè)后就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還十分有骨氣地拒絕了父母讓她出國的打算,在那所中國最出名的大學里專心研究起了哲學、藝術(shù),似乎是想讓自己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淑女。
顏采的高考分數(shù)勉強過線,她沒有去那所錄取她的二流學校,也同樣拒絕了父母為她開后門上好大學的打算,不聲不響地將自己的材料整理成冊,又附上整整三萬字的全英文版自我解析書寄去了國外。三個月后,她在父母和周圍那些鄰居跌破了眼鏡的表情里,拎著行李拿著全額獎學金遠渡重洋進了哥倫比亞大學。
一時間所有人都在說,顏家的小姑娘原來是個人才,有出息了,拿著全獎進世界名校了。顏爸顏媽也為此覺得臉面大長,覺得自家閨女也沒比莫家的閨女差多少,甚至還有所超越,誰讓哥倫比亞大學是世界名校來著。北大,哦,北大有上榜嗎?
再后來,顏采和莫小妍大學畢業(yè),莫小妍沒有去找工作,而是回了家,跟她媽媽學起了插花茶道馬術(shù)之類在顏采看起來既痛苦又多余的技術(shù),一心走在把自己培養(yǎng)成豪門名媛,然后找個更豪門的婆家的康莊大道上。顏采則拿著知名廣告創(chuàng)意公司ACE的offer回了國,并且一路摸爬滾打,短短四年就混到了創(chuàng)意總監(jiān)的位置。二十六歲的女總監(jiān),簡直就是讓全公司上下瞻仰的存在,她也成了名媛圈里赫赫有名的女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