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戰(zhàn)爭就是這么回事兒》02.齊聚巴黎開個會(2)

戰(zhàn)爭就是這么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zhàn)(上) 作者:袁騰飛


成立共和國

公海艦隊不愿去送死,所以水兵起義,爆發(fā)“十一月革命”,成立了蘇維埃。德皇威廉二世倉皇逃往荷蘭,直到1941年去世,都待在荷蘭。這樣,霍亨索倫王朝就倒臺了。

在霍亨索倫王朝倒臺之后的1919年2月,在歌德、席勒、李斯特的故鄉(xiāng)——德國小城魏瑪,人們通過憲法,成立了魏瑪共和國,這是德國歷史上對于共和制的第一次嘗試。其實,魏瑪共和國在德國歷史上是一個不存在共和黨人的共和國。德國在一戰(zhàn)后選擇共和制,這并不是由于大眾民主意識有所提高,而是德國在帝制崩潰后對西方強國政體無可奈何的一種機械模仿。

灰溜溜的首相

魏瑪共和國一成立就趕上了一件惡心事兒——巴黎和會。一戰(zhàn)打完之后,戰(zhàn)勝國得分贓,瓜分戰(zhàn)敗國。巴黎和會特有意思,說是五巨頭,英、法、美、日、意,但和會主要討論的是歐洲問題,日本不感興趣,英、法、美、意這四國派來的都是政府首腦和外交部長,美國總統(tǒng)、國務(wù)卿,英國首相、外交大臣,法國總理、外交部長,意大利首相、外交部長,只有日本派來的是前首相和前外長,因為它對這事兒不感興趣,所以和會上討論歐洲問題時它不說話,被稱為沉默的伙伴。但一說到中國山東的歸屬問題,它就開始說話了,說得很多,只有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它才發(fā)言,一般情況下不說話。因此,和會的主要參與國就是英、法、美、意這四國。

意大利在戰(zhàn)爭中的貢獻是負的,瓜分戰(zhàn)利品的時候,不把你瓜分就不錯了,你還要什么好處?所以意大利也就沒什么可說的,而且意大利對德國不感興趣,它對奧匈帝國感興趣,想要的領(lǐng)土都在原來奧匈帝國的亞得里亞海沿岸。同時,英、法、美也不拿意大利當回事兒,,這使得意大利首相奧蘭多很生氣。這哥們兒很有個性,一生氣就回國了——這會我不開了。他回去沒人挽留,不是說你走了這會就開不成,你走你的,走了更好,少一個白吃飯的,飯票省了。

他一回去,國內(nèi)議會問,你從巴黎帶回來了什么?他說什么也沒帶回來,那哥兒幾個氣我,我回來了。議會不干了,你給我回去接著開。他又回到法國來,回來也沒人表示出驚喜,沒人說哎喲,你可回來了,正等著你呢。沒有,你愿意走就走,愿意來就來,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他的境遇,跟意大利的國力聯(lián)系很緊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