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愿見我,我尊重她的意愿。我想見她,那就得見,哪怕只是遠遠地看一眼。要不然我會覺得對不起自己。他的想法十分固執(zhí)。
他不說出來,但雪嵐可以看到他心里去。
“真是讓你給愁死了,好吧好吧,我投降,你去的時候帶著我好了。”從情感上來講,雪嵐真是不情愿這個男人去見這個女人,可從理智上講,她覺得還是應該去,畢竟人家救了他的命。救命恩人,這是什么概念?拿句老話說,恩重如山,再生父母,都不為過。盡管人家是無償捐獻,不求回報,但如果你一點謝意都沒有,就是你不懂事了。還有,雖說第二次手術相當成功,恢復得也相當不錯,可誰能保證湯煜峰從今往后萬無一失呢?萬一需要人第三次捐髓呢?
從長遠考慮,她必須得從內(nèi)心里贊同湯煜峰親自致謝的決定。
“什么事都少不了你參與,不累???”湯煜峰對帶她出門持抵觸情緒,而他表達情緒的方式一點不比她婉轉。
“累啊,誰讓我這輩子跟你做兄妹呢,累也只能忍嘍?!?/p>
“哥去辦正事,你去干什么?”
“陪你謝恩啊,赴湯蹈火、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雪嵐狡黠一笑,壓低聲音,“再說,我不去,誰照料你?”
“別總拿自己當主角行不行?不給哥添亂就算燒高香了,出門多一個你,那是多一包袱。”
“包袱在哪兒?我免費替你扛著,心甘情愿、義無反顧?!毖购俸僖恍?,隨即又故作神秘,“唉,本小姐這不沒辦法嗎?你以為誰愿意給你這種一條道走到黑、說一不二的魔頭當跟班?要不是媽拜托我,才懶得理你呢,有這工夫還不如賞翡翠呢,起碼也落個賞心悅目。”
從頭說起來,兩個人的關系多少有些復雜。二十多年前,雪嵐父母和湯煜峰父母既為鄰居,又為朋友,兩家人感情甚好。不料,一場意外的火災改變了雪嵐的命運。當時雪嵐家的房子因為電路老化夜半突然起火,一家三口從夢中驚醒時,房子已被大火吞噬大半,部分房頂已經(jīng)坍塌。兩歲的雪嵐被母親拼著命推到門外逃過一劫,而雪嵐父母則雙雙葬身火海。災難過后,雪嵐被奶奶抱回鄉(xiāng)下。一年后奶奶身患重癥,自知來日無多,便將雪嵐送到湯家,含淚懇求湯家收養(yǎng)可憐的孩子,雪嵐父母均無兄弟姐妹,沒有近親可以收養(yǎng)她。那時候,湯家夫婦并沒有收養(yǎng)小孩的心理準備,可無論如何也忍不下心拒絕老人的請求,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孩子進孤兒院吧?他們收留了年僅三歲的雪嵐。雪嵐從此成為湯家一員,與九歲的湯煜峰以兄妹相稱。為了不讓她覺得自己與湯家人有什么不同,上戶口時湯家夫婦將秦雪嵐改成湯雪嵐。不久后雪嵐奶奶去世,這個世上再無親人,湯家便成了雪嵐的家,湯家人也成了雪嵐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