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拉格:一部歷史》第一章 布爾什維克統(tǒng)治初期(1)

古拉格:一部歷史 作者:(美)安妮·阿普爾鮑姆


第一章 布爾什維克統(tǒng)治初期

但是,你的脊梁已被打斷,

我的美麗而凄慘的世紀,

帶著一絲空洞的微笑

你殘忍而虛弱,回首望去,

像一只衰老的野獸,

看著自己的爪印。

——奧西普·曼德爾斯塔姆,《世紀》

我們的目標之一是戳穿下述騙人的鬼話:最殘酷的鎮(zhèn)壓時代是從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七年開始的。我認為,統(tǒng)計資料將于未來顯示,甚至早在一九一八年秋天正式宣布實行“紅色恐怖”之前,當年年初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逮捕、判刑、流放的浪潮。從那以后,這股浪潮只是變得越來越?jīng)坝?,直到斯大林死亡為止…?/p>

——德米特里·利哈喬夫,《回憶錄》

一九一七年,兩股革命浪潮迅速席卷俄羅斯,沖擊掃蕩著帝俄社會,后者仿佛紙板搭成的房子一樣立即土崩瓦解。在沙皇尼古拉二世于二月份退位以后,事態(tài)發(fā)展證明,革命已為任何人所極難平息或控制。第一次革命之后成立的臨時政府總理亞歷山大·克倫斯基后來寫道,在隨著舊政權的崩潰而出現(xiàn)的真空里,“現(xiàn)有的所有政治和政策方案,無論是大膽想象的還是精心構思的,全都漫無目的和用途地橫空出世了”。

盡管臨時政府軟弱無力,盡管公眾的不滿普遍存在,盡管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所造成的大屠殺使人們怒氣沖天,但是,沒有人料到政權將會落入布爾什維克——幾個鼓吹更加迅猛的變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之一——手中。在國外,布爾什維克幾乎不為人知。一則不足為信的傳說十分生動地說明了國外的認識。據(jù)說在一九一七年,一名官員沖進奧地利外交部長的辦公室喊道,“閣下,俄國爆發(fā)革命了!”部長嘲諷地大笑起來?!岸韲姓l能夠發(fā)動革命?總不會是那個整天泡在中央咖啡館里失魂落魄、待人和氣的托洛茨基先生吧?”

如果說布爾什維克的性質神秘莫測,那么,它的領袖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世界將按其革命的化名“列寧”來認識的那個人——更是如此。在其作為一名革命者流亡的許多年里,列寧的才華得到公認,但是他的放縱行為和宗派活動卻讓人討厭。他經(jīng)常挑起與其他社會主義黨派領導人的爭斗,而且還有將關于貌似毫無意義的教條問題的小爭吵變成大辯論的嗜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