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色氨酸有利于睡眠,它會促使身體釋放使人放松的血清素(即5-羥色胺),以及讓人見黑就困的褪黑色素,這類物質(zhì)常見于奶類、紅肉、白肉(魚類)、動物內(nèi)臟、水果(蘋果、香蕉、芒果)中,同時,這些東西也都是促進白天精力旺盛的食品。只有一類東西是不健康的(不利于晚上休息、白天高效):人工加工過的重口感、熱量多的食品,這些東西雖然可口,但打破了食物的營養(yǎng)平衡。
能量充足是個什么感覺?就像打了雞血,感覺對身體、環(huán)境、未來、人生都充滿了掌控感,渾身充滿了力量。情緒失控的時候,身體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多巴胺和腎上腺素一起來了,帶來了大量的能量,于是肌肉開始充血,當血液流動速度足以沖破血管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行動了,否則身體受不了。但是,如果身體能儲存下很大的能量,多巴胺和腎上腺素再讓它充血,也趕不上自己運動時的充血程度的話,情緒就不會爆發(fā),雖然生氣也不會行動,因為那點兒能量還沒有強大到讓他的血管充血到不發(fā)泄就爆的地步。
而缺乏身體能量的人的自控力一般不會太高,也就是說,他在社會層級中的排行不會太高。缺乏鍛煉的人,還容易失眠、抑郁、壓力大、火氣大;不吃早餐的人容易發(fā)胖、人脈少、人緣不佳、吸煙、酗酒;食物單一的人容易生病、怯場、沒耐心、注意力分散。這一堆問題,都是因為身體能量不足導致的。
身體能量不足時,就會定額分配能量,首先被撤掉的是自控力,然后是意識,最后才是生命。比如當氧氣開始減少時,人首先會瘋狂,喪失自控力;繼而會昏迷,喪失意識。因為有限的能量必須得保住呼吸和心跳,別的就先緩一緩吧。
冷靜、勇氣、寧靜來自充足的身體能量。抑郁、孤僻、內(nèi)向、自卑,都不是性格問題,而是因為身體能量匱乏,無法給心智分配能量。
為什么我們會對運動望而生畏
既然自控是個生理指標,我們就該去運動了。這可讓很多人望而生畏。一說運動,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短跑、負重等具有爆發(fā)性的非有氧運動,或者長跑那種挑戰(zhàn)身體極限的運動,其實不是的。運動不是為了讓你練出健美先生般的身材,也不是讓你百米沖刺或去跑馬拉松,而是只要活動活動肌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