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fā)現(xiàn)陳獨秀犯了嚴重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之后,共產國際選擇了“大知識分子”瞿秋白。
很快地,又發(fā)生了瞿秋白“左”傾機會主義錯誤。
兩個“大知識分子”,一個右,一個“左”,在共產國際看來,這是知識分子的“動搖性”的表現(xiàn)。
于是,共產國際強調,必須大力提拔工人成分的中國共產黨干部。斯大林明確地說:
“應當更多地選拔工人到中共中央來。”
這樣,1928年6月,當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外的茲維尼果德鎮(zhèn)銀光別墅召開時,向忠發(fā)便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繼陳獨秀、瞿秋白之后的第三任中國共產黨領袖。
向忠發(fā)是湖北漢川人,生于1880年,14歲便入漢陽兵工廠做學徒,后來在輪船上當水手,1922年加入中共。向忠發(fā)是道道地地的老工人,所以被共產國際選中,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在中共“六大”選出的中央委員36人之中,工人出身的占了21人。內中有織布工人出身的項英,等等。
正是由于共產國際重視提拔中共工人黨員,陳云也就在這時被看中的。陳云出身于印刷工人,又成功地領導了上海商務印書館的罷工,所以在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上,他被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對于陳云來說,中共六屆三中全會躍升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