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方智慧》縱橫家(3)

東方智慧:中國思想與思想家 作者:劉德斌


楚國著名的詩人屈原是主張楚國與齊國結盟的,就在此后不久,屈原受到楚王的冷落和排斥,郁郁不得志,并為國家的前途命運擔憂,最終投汨羅江而死。中國一直流行的端午節(jié),最初就起源于民間紀念屈原的活動。

蘇秦提倡的合縱聯(lián)盟被張儀破壞之后,蘇秦還曾在齊國為客卿。當秦國約齊國一同進攻趙國的時候,蘇秦還向齊王建議,認為進攻趙國不如進攻宋國,再次離間了秦國與齊國的關系。

據(jù)說,蘇秦之所以在齊國當官,是為燕國做間諜,在齊國內(nèi)部從事破壞活動。最終燕國名將樂毅聯(lián)合五個國家的部隊大舉進攻齊國,齊國險些滅亡,自孫臏打敗龐涓之后走向強盛的齊國,從此一蹶不振。在燕國進攻齊國時,蘇秦的間諜活動暴露,被處以車裂極刑而死。

關于蘇秦之死,另有一種說法,說他是遇刺而死。蘇秦被刺之后,沒有馬上去世,齊王大怒,大舉搜捕刺客,卻抓不到。蘇秦向齊王獻計,讓齊王公開給自己定罪,并在自己死后將尸體車裂,宣布刺殺蘇秦的人將受到賞賜,這樣刺客就會自己站出來了。最終,齊王果然用這種方法抓到并殺掉了刺客,為蘇秦報了仇。

張儀雖然被秦惠王加封為武信君,但在秦惠王去世后,新即位的秦武王不喜歡他,認為張儀太奸詐,不值得信任。此后張儀去了魏國,一年以后病死在那里。

蘇秦去世后,他的弟弟蘇代還曾到燕國,重彈合縱抗秦的老調。雖然得到燕王的支持,但此時秦國的勢力已經(jīng)是無法遏制。隨著秦統(tǒng)一中國進程的加速,縱橫家也就逐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蘇秦和張儀都有過著作,但都早已失傳了,他們的言論保存在《戰(zhàn)國策》一書中,司馬遷的《史記》也有所涉及。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批帛書,其中一部風格與《戰(zhàn)國策》類似,學者整理后定名為《戰(zhàn)國縱橫家書》,其中包括蘇秦的一些書信。

同儒、墨、道、法等家相比,縱橫家對自身理論的架構不夠明確,也缺少對自己的學術觀點和思想體系的論述。也許正因如此,很多人譏諷“縱橫家朝秦暮楚,頗能興風作浪”,但在學術上毫無建樹。但就當時而言,縱橫家無疑是一門顯學,他們出將入相,在各國朝堂高談闊論,將自己的理念應用到政治實踐中,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