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門檻上的民國》第四章 王道,霸道?--有槍便是草頭王(16)

門檻上的民國 作者:金滿樓


上杭鬧出這么大的亂子,福建都督孫道仁隨后派遣管帶王挺率四百正規(guī)軍前去彈壓,事態(tài)才告平息。之后,王挺與地方團練達成妥協(xié),后者為死難的革命黨及民軍舉行公祭,而作為交換,心狠手辣的鄭傳書則被王挺誘捕并指為罪魁禍首。將鄭傳書正法時,“樊彪親人某在軍中,亦將鄭剖取其心而烹食,為彪報仇”。至此,一出大戲才告落幕。

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非常之際,搞“假革命”的投機分子層出不窮,“真革命黨”也未必好到哪兒去。紹興都督王金發(fā)就是個典型例子。

王金發(fā)是魯迅作品《范愛農》中的真實人物,這位在革命隊伍中聞名遐邇的好漢,原本是浙江嵊縣的一個浮浪子弟,從小喜歡舞槍弄棒,成年后投身江湖并當上了會黨首領。徐錫麟在浙東運動革命時,王金發(fā)被當做人才給挖了出來,后來他跟在徐大哥的后面,去過日本,辦過學堂,直到后來東窗事發(fā),徐錫麟和秋瑾都被殺了,王金發(fā)只好轉回老本行,逃入山中做起了“山大王”,魯迅說他是“綠林大學出身”,也不算污蔑。

王金發(fā)雖然只做了半年的“強盜”,卻在浙東留下了不少的傳奇,這也是后來紹興人把他稱作“強盜都督”的原因。1908年后,王金發(fā)與另一位革命黨人陳其美接上頭,隨后脫身去了上海。之后數(shù)年中,王金發(fā)扮演了一個“革命俠客”的角色,出賣友人的汪公權及告密黨、紹興劣紳胡道南便倒在其精準的槍法之下,就連后來成為國學大師的“革命叛徒”劉師培,當時也險些命喪其手。

上海舉義時,王金發(fā)在陳其美的召喚下率敢死隊“一行三十余人奔殺制造局”,為上海光復出了大力氣;之后,王金發(fā)又馬不停蹄地奔赴杭州,與蔣介石各率一路敢死隊分攻撫署和軍械局,杭州革命勝利的功勞簿上,也少不了王金發(fā)的一筆。只是,勝利的果實被湯壽潛等立憲黨人奪去。王金發(fā)便借著搞“真光復”的機會,率領三百革命軍浩浩蕩蕩地殺回紹興,將原先導演“咸與維新”的紹興前知府程贊清與“幾個舊鄉(xiāng)紳”(譬如曾在浙江巡撫衙門當過“師爺”的章介眉)所拼湊的“紹興軍政府”推翻,自任都督。

王金發(fā)這次回紹興,那真是衣錦還鄉(xiāng),出盡了風頭。為迎接這位新都督的到來,紹興民眾排著隊在西門外等了一天--結果沒來。直到次日傍晚,王金發(fā)一行人才乘白篷船而來。來了之后,王金發(fā)的手下便像扔爆竹一樣朝天亂放數(shù)槍,算是給民眾們答禮。接著,王金發(fā)慢騰騰下船,慢騰騰上馬,在左右的前呼后擁中,進城轉了一圈。

王金發(fā)回來后,老朋友范愛農與魯迅去都督府拜訪他。據(jù)說,范愛農看著王金發(fā)的光頭,忍不住上前摸了摸,贊道:“金發(fā)哥哥,儂做都督哉!”被摸之后,王金發(fā)想必有些尷尬,但大家都是熟人,也不好發(fā)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