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門檻上的民國》第二章 君憲,共和?--被抹殺的程序(18)

門檻上的民國 作者:金滿樓


據革命黨人戢翼翹的回憶,孫中山當晚的就職儀式極其倉促簡單,他看見“中山先生和胡漢民走進來,兩人都穿著大禮服,戴大禮帽,胡漢民手拿文告,站在中山先生的身邊。中山先生宣誓就職后用廣東話演講,我根本就聽不懂。儀式很快就結束后,燈很暗,也沒照什么紀念的相片。我們很奇怪為什么這樣草率,第二天才明白原來是趕在這天改元,用新歷。”

頗蹊蹺的是,當時照相已非罕見,當晚就職典禮的相片也極具歷史價值與意義,但目前似乎找不到這樣一張建國照片,這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11]。誠如戢翼翹所說,這次的就職儀式“倉促簡單”,但無論如何,“中華民國”在這一天成立了,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五、都是權力折騰的

讀到此處,讀者或許會發(fā)現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12月29日“各省代表會”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tǒng)時,唐紹儀與伍廷芳在上海的南北和談中也已達成“以國民會議決定國體問題”的初步協(xié)議;而在30日的第四次和談中,唐、伍在達成國民會議召集辦法時,南京的“各省代表會”卻通過這樣一個決議:就清內閣代表唐紹儀要求召開國民會議一節(jié),應由本會致電伍廷芳代表,請其答復唐代表:本月初十日(即29日)十七省代表在寧開會,選舉臨時大總統(tǒng),已足見國民多數贊成共和,毋庸再開國民會議。

離奇的是,南方議和代表伍廷芳并未受此決議的影響而仍于次日(12月31日)繼續(xù)進行第五次和談,并提出“國民會議”在上海召開,日期定于1912年1月8日。究竟是南京的“各省代表會”與在上海談判的伍廷芳南方代表團之間的信息溝通不暢(主要通過電報來往)?還是伍廷芳有意壓下電文以迷惑唐紹儀代表團?其中玄機頗令人費解。

據一些史料記載,12月29日“各省代表會”選舉出臨時大總統(tǒng)后,即發(fā)賀電給當事人孫中山,而孫中山則在當日致電袁世凱:

北京袁總理鑒:

文前日抵滬,諸同志皆以組織臨時政府之責相屬。問其理由,蓋以東南諸省久缺統(tǒng)一之機關,行動非??嚯y,故以組織臨時政府為生存之必要條件。文既審艱虞,義不容辭,只得暫擔任。公方以旋轉乾坤自任,即知億兆屬望,而目前之地位尚不能不引嫌自避;故文雖暫承乏,而虛位以待之心,終可大白于將來。望早定大計,以慰四萬萬人之渴望。

孫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