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里可以加什么?
消費者對于食品里"添加"東西本來就疑慮重重,奶制品行業(yè)的一系列事故更讓大家杯弓蛇影。早些時候有尿素,后來有三聚氰胺,前段時間又出了"皮革奶"。每一次這種事情出現,媒體和公眾總是追問:這個東西加到奶里,有什么危害?于是,各方報道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那些東西會導致什么什么疾病,嚴重危害健康。
這樣的報道給人的感覺就是:加這個東西犯法,因為它含有有毒物質。于是有人問:那如果加入的東西無害,比如用安全合格的皮革水解物,是不是就可以加了?
實際上,這樣的思路正是三聚氰胺悲劇出現的根源。因為正常情況下三聚氰胺不會進入人類飲食,所以對它的毒性研究并不充分。在過去,人們并不知道它會導致嬰兒腎結石。所以,即使往牛奶中加它成了行業(yè)內"公開的秘密",不管是從業(yè)者、主管部門還是新聞媒體,都沒有當回事--對于他們來說,既然"無害",加了也就沒有什么關系。
食品是為人們提供營養(yǎng)的,安全只是對它的起碼要求。"完全安全"的認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任何食品成分的加入都可能改變營養(yǎng)構成。所以,往食品中加入任何東西--即使它"安全無害"--也必須是帶來足夠的好處才允許。此外,不管加了什么東西,都要必須明確說明。借用一句流行的話:一切沒有明確說明的添加,都是耍無賴。對于人類來說,牛奶是一種比較好的食物:它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鈣及一些維生素。它的價值必須通過含有足夠的這些東西來實現。食品檢測,正是保證它確實含有這些營養(yǎng)成分。加入任何其他東西來獲得的檢測指標,都是"假文憑"。用"假文憑"去騙人,本身就是犯法,并不需要造成其他惡果才該被懲處。
現代社會的加工食品,為了能夠實現保存、運輸、分銷改善口感風味等目標,會加入一些食品添加劑。但是牛奶這種產品,并沒有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的需求。它的穩(wěn)定性,是通過高壓均質化、加熱滅菌以及冷藏等物理手段來實現的。在某些特定的牛奶中,為了加強營養(yǎng)會添加一些維生素A和D,但是也必須明確說明。在此范圍之外加入的任何東西,都不應該被允許。當然,這是針對叫做"牛奶"的食品而言。除了作為最終食品直接使用外,牛奶還經常被當作食品原料來做成其他食物。這在加工食品中,就更加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