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體系:美國的一小步,中國的一大步
2001年3月,美國互聯(lián)網泡沫爆破,接踵而來的,就是巨額流動性的蒸發(fā)。
投資人損失慘重,同時美國經濟急劇陷入衰退之中。投資風險加大,而且回報率降低。
根據“l(fā)ow risk,high return”的法則,資本將會拋棄美國,流到新的、能夠提供高回報的地方去。
然而,格林斯潘根本不擔心,對策已經有了,而且馬上見效。
美國人已經重整了世界貿易體系和世界經濟體系,巨大的生產力正在被釋放出來,巨量的財富將會生產出來。
而美國人,作為這個世界的坐莊者,將會從中拿走最多數量的份額。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不妨讓我們慢慢道來:
1999年,在向中國做出種種明的要求和暗地里的勒索后,在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的問題上,美國人同中國達成協(xié)議:在保證美國利益、遵守做出的種種承諾的基礎上,美國 “支持”中國加入WTO——中國加入WTO的最大障礙消除了。
剩下的事情就不多了。在應對了歐盟的一輪類似的勒索后(雖然它們聲稱全力“支持”中國加入WTO),中國推開了所有的障礙,于2001年順利地加入WTO。
那一刻,端的是非同小可。因為中國的加入,使得美國人自從19世紀后半期就在倡導的“美式全球化”正式建成(記得中學歷史書上講過的、美國人于1899年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嗎)。而且,全球化的最后一班車就此開走,以后想上車的,再也不可能了。嗯,沒錯,沒有搭上末班車的俄羅斯(2011年底,俄羅斯才正式加入WTO)“杯具”了,已經搭上車卻未能在實業(yè)領域競爭過中國,于是只能做些軟件外包業(yè)務的印度也“杯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