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觀念的水位》肩負自由的疲憊(2)

觀念的水位 作者:劉瑜


政治學里有一個詞叫“批判性公民”(critical citizens)。根據(jù)這個理論,隨著一個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民眾權(quán)利和尊嚴意識提高,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具有批判性。這些饒舌民眾的基本特點是:大驚小怪、小題大做、不依不饒,一哭二鬧三上吊。什么?法定退休年齡從60升到62?豈有此理,游行去。燃油稅要漲7毛錢?天理難容,抗議去。政府要砍掉一半的大學生助學金?欺人太甚,扔臭雞蛋去。

羅素說,所謂民主,就是選一個人上去挨罵。

所以在一個真正的民主社會當政治家,簡直就是活雷鋒。忘恩負義的批判性民眾看到的永遠是你做錯了什么,而不是你做對了什么。奧巴馬為刺激經(jīng)濟,辛辛苦苦減了一千多億的稅,結(jié)果調(diào)查顯示,不到十分之一的美國人意識到他們被減了稅。相比之下,他要給5%的高收入者加稅,火星人都趕來抗議。好萊塢明星朝三暮四那叫風流倜儻,放在政治家身上那叫不要臉。經(jīng)濟學家沒有預測出經(jīng)濟危機那叫謹言慎行,放在政治家身上那叫蠢貨。CEO們用股東的錢吃香喝辣那叫商業(yè)拓展,政治家哪怕旅行借住富豪朋友的別墅都可以是驚人丑聞。

但同時,正是“批判性公民”的警覺,在推動政府完善公共服務。正是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在把這個政府改造得越來越值得信任。這也是為什么在民主國家,民眾對政治機構(gòu)的不信任雖然日漸加深,但這些國家民主制度的質(zhì)量——無論用聯(lián)合國人類發(fā)展指數(shù)來衡量,還是清廉腐敗指數(shù),甚至經(jīng)濟績效來衡量——都穩(wěn)居前列。換句話說,民眾對政府一定的不信任恰恰成了政治健康的表現(xiàn)。

不幸的當然是奧巴馬們。他們每天被群眾雪亮的目光翻來覆去地燒烤,做錯一件事就隨時可能把做對的九十九件事給一筆勾銷。但“試圖享受自由的人,必須承受肩負自由的疲憊”。如果權(quán)力的本意是責任,那么用他們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來換取制度的健康,這買賣其實還是劃算。當然,如果權(quán)力的本意是當官,是吃住可以報銷,出門前呼后擁,那么批判型公民確實招人討厭。我不知道與“批判性公民”相對的叫什么,也許可以叫做“給力型公民”。他們永遠心懷感恩面帶微笑,有人喊“狼來了”,他們心懷感恩面帶微笑。面對一地的羊骨頭,他們還是心懷感恩面帶微笑。也是,他們說,現(xiàn)代社會的一切問題其實都只是“心態(tài)”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