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源祥,“加工工廠和經銷商的關系非常緊密”。與代工制度不同,恒源祥不從加盟工廠采購任何商品,加盟工廠的產品貼上恒源祥的商標之后直接進入恒源祥的分銷渠道。劉瑞旗曾經說過:“恒源祥‘不但沒有自己的工廠,而且連銷售也不需要自己做’,這些加盟工廠帶來的分銷渠道構成了恒源祥遍布全國的零售網點。”這些零售終端必須在恒源祥總部登記,并按照合同履行相應的義務。
在進入零售渠道之后,恒源祥的產品實現(xiàn)了“品牌零售價值”。恒源祥獲得的收入很大一部分用于“恒源祥”的品牌建設。劉瑞旗說過:“如果我們有4個工廠,每個工廠都需要1千萬的廣告費,就是4千萬。但每個企業(yè)得到的回報還是1千萬,因為是自己做自己的品牌?,F(xiàn)在4個工廠都跟恒源祥合作了,它們把這1千萬全都交給了恒源祥,恒源祥用3千萬去做廣告。對單個工廠來說,用了一個價值3千萬的品牌就相當于賺了2千萬,虛擬的2千萬。我們的利潤就這樣產生了?!币簿褪钦f,單個工廠花了1千萬,做了3千萬的廣告,相當于賺了2千萬的廣告費,而恒源祥則賺了1千萬的現(xiàn)金。
為了達到戰(zhàn)略聯(lián)盟的協(xié)同效應,恒源祥采取了很多措施避免體系內的過度競爭,例如,恒源祥通常只會把一類商品交給一家工廠生產。除了部分西服和休閑服飾工廠外,其他的工廠之間基本沒有直接的競爭。
恒源祥經營模式中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恒源祥做什么樣的產品,并不完全是由恒源祥決定的,有時候是由恒源祥的其他合作伙伴決定的。例如,經銷商根據(jù)對市場觀察和把握的情況來選定產品款式,然后由恒源祥的加盟工廠生產,經恒源祥檢驗合格后貼上“恒源祥”商標銷售。這種做法使聯(lián)盟體系內的各方都能利用自己的市場信息,整個體系更有彈性,而恒源祥也不用擔心自己被架空,因為產品最終要貼上“恒源祥”的商標,這個環(huán)節(jié)由恒源祥控制。
在產品線擴張時,恒源祥只做跟“羊”有關系的產品,例如,服飾、家用紡織品、襪業(yè)等系列產品,而跟“羊”沒關系的產品就不做。這種擴張策略可以充分利用“恒源祥”的品牌,再通過對新產品線的成功運作進一步豐富“恒源祥”的品牌內涵。
6.6 恒源祥經典的MBO
MBO就是打工的人把老板擠走,自己當老板,所以,MBO深受企業(yè)中高級打工仔的歡迎。恒源祥是上市公司萬象股份的下屬公司,后來上海世茂投資成為萬象股份的第一大股東。世茂投資一入股,就為恒源祥聘任了新的總經理,劉瑞旗被降為副總經理,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對于挽救了恒源祥并領導恒源祥發(fā)展壯大的劉瑞旗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