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藝術(shù)是要有所犧牲的”。
1950年,我二十三歲,正式投到福樓拜門下。之前,讀過他全部的小說,還不夠自稱為他的學生——被稱為老師不容易,能稱為學生也不容易啊——小說家的困難,是他的思想言論不能在小說里表現(xiàn)出來的。我同福樓拜的接觸,直到讀他的書信——李健吾寫過《福樓拜評傳》,謝謝他,他引了很多資料——才切身感受到福樓拜的教育。我對老師很虔誠,不像你們對我嘻嘻哈哈。
那年,我退還了杭州教師的聘書(當時還是聘書制),上莫干山。這是在聽福樓拜的話呀,他說:
“如果你以藝術(shù)決定一生,你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樣生活了?!?/p>
當時我在省立杭州第一高中執(zhí)教,待遇相當不錯,免費住的房間很大,后門一開就是游泳池。學生愛戴我,其中的精英分子真誠熱情。初解放能得到這份位置,很好的,但這就是“常人的生活”,溫暖、安定、豐富,于我的藝術(shù)有害,我不要,換作凄清、孤獨、單調(diào)的生活。我雇人挑了書、電唱機、畫畫工具,走上莫干山。那時上山?jīng)]有公車的。
頭幾天還新鮮,后來就關(guān)起來讀書寫書。書桌上貼著字條,是福樓拜說的話:“藝術(shù)廣大已極,足以占有一個人?!?/p>
長期寫下去,很多現(xiàn)在的觀點,都是那時形成的。
修道,長期的修道。丹青在時代廣場的畫室,就是他的修道院,天天要去修道的。
讓你的藝術(shù)教育你。
對子女的好,好在心里,不要多講。我對朋友的好,也不講。以后你們成熟了,我要評,只要好,我就會評。評論,要評到作者自己也不知道的好,那是作者本能地在做,評價從觀念上來評。
用福樓拜這句話,意思是:我甘愿為藝術(shù)占有,沒有異議。回顧這些往事,是說,藝術(shù)家一定要承當一些犧牲。你們承當過多少?你們還愿意承當多少?清不清楚還要犧牲點什么?
不值得犧牲的,那叫浪費。
宗教很明白:你要進教門,就得犧牲。吃素,不結(jié)婚,不說綺語。但宗教所要的犧牲,是殺死生命,很愚蠢。可是殺而不死,修道院弄出許多事來。
福樓拜不結(jié)婚。他對情人說:你愛我,我的構(gòu)成只有幾項觀念。你愛那些觀念嗎?
藝術(shù)家的犧牲,完全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