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功夫還要靠自己
在本章的最后,筆者又想起了李廣富,不僅因為他是大豆風波主角,還在于他身上的不足和缺陷在民營企業(yè)中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請看下面一段對話:
記者:說到期貨,我想知道你對企業(yè)進入期貨是怎么看的?
李:期貨這個東西我們不很熟悉,但是我們在國外買黃豆,都是在美國芝加哥期貨市場上買的?!?/p>
記者:你們做期貨嗎?
李:我們也做,在期貨上買貨,今年我們就在大連期貨上買了幾十萬噸,我說八十萬噸,其中就有期貨的。因為原料原產(chǎn)地沒有貨了,期貨上有我就買呀。……我們做期貨不是去投機,不是炒作,我們到期貨市場上就是買貨。我們在農(nóng)民手里買,和在大連期貨交易所買是一樣的。
記者:那就是說做期貨您是賺錢的?
李:在期貨上談不上賺錢,在期貨買過不少貨,對我們企業(yè)的原料供應起到保護作用。
這是2002年10月22日李廣富接受某電視臺記者采訪時的一段對話,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李廣富并不了解期貨,他做期貨只是為了買貨——通過大連商品交易所買貨,或者通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買貨,和從農(nóng)民手里買貨沒什么兩樣。也許有人會說,不能這么苛責李廣富吧,即使他了解期貨又能怎么樣?境外不能做,境內又沒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