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資產泡沫,就是以解決債務而始,到制造出一筆更大的債務而終的過程。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昭示著資產泡沫或遲或早一定會演變?yōu)閭鶆张菽牡览怼?/p>
從解決債務到制造更大的債務
熊彼特曾說過:“如果一個人不掌握歷史事實,不具備適當的歷史感和所謂的歷史經驗,就不可能指望他理解任何時代的經濟現象?!笨蓯鄣谋A_ "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到其晚年似乎也開始持有這種觀點了。2009年7月,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經濟學家接受了一個專訪。記者問:“你想對即將入校的經濟學專業(yè)研究生說點什么?”這位首次將數學分析方法引入經濟學的大師給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回答,他說:“我現在的想法和年輕時完全不同了,我認為應該高度重視經濟史的研究,因為從歷史中可以找到有助于推理和分析的原始素材?!?/p>
結合當前的經濟現象,我們認為以下這段經濟史就值得我們學習和體會。
被20億債務壓垮的法國
1715年,路易十四(Louis XIV)駕崩,由于他生前的揮霍,國庫被徹底掏空,法國由此經歷了自17世紀以來最為嚴重的蕭條。當時法國的債務問題惡化到何種程度?據說,當時的總債務額高達20億里弗爾[1],這20億里弗爾的債務是從約40個私人銀行家那里借來的,按照之前的契約,法國政府每年需支付的債務利息為9000萬里弗爾??烧哪曦斦杖雲s只有1.45億里弗爾,付息前的年財政支出額為1.42億里弗爾。財政盈余在付息之前就只剩區(qū)區(qū)的300萬里弗爾,如何能支付高達9000萬里弗爾的債務利息呢?更不用說那20億的本金了。以攝政王奧爾良大公為代表的掌權者[2]為貨幣不足、物價回落以及國家債務的膨脹而苦惱。
[1]里弗爾(fr:Livre tournois),法國的古代貨幣單位名稱之一。又譯作“鋰”或“法鎊”。
[2]路易十四駕崩后,即位的是他的曾孫。不過,小皇帝其年不過5歲,遵照路易十四的遺詔,小皇帝的堂叔祖奧爾良大公腓力二世成為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