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鐵飯碗的時代一去不返,人們需要考慮的是,什么樣的看家“飯勺”才能匹配老板給你的碗,是蓋世的武功?善辯的口才?絕頂?shù)那g?推銷的手段?……或許不同的老板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明智的老板在用人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則:德才兼?zhèn)湔?,重用;德高于才者,可用;才高于德者,慎用;無才無德者,堅決不用!明智的打工者,會先用品德鑄就自己的“鐵飯勺”,再輔以才華作為修飾。只有優(yōu)秀的品德,才能讓人戒貪嗔、戒癡迷,不求不易之財、不結無端之怨,最終的好處當然是不惹災禍,這就是馮道的為官之道。馮道不是只在剛出來混的時候這樣做,而是這樣始終如一地堅持了一輩子,以至于有人想擠對他都挑不出他的毛病來。馮道正是依靠著這把“鐵飯勺”,才吃遍了天下大餐。
儉樸不僅能讓人獲得好名聲,它有時甚至能救人的性命。明代的大清官海瑞,人稱“海青天”,他一生都過著苦行僧般的節(jié)儉生活。有一次,江浙總督胡宗憲的兒子從海瑞的地盤經(jīng)過,由于驛館招待的飯菜太簡單,這位胡公子就把驛館的差役吊起來毒打。海瑞知道了,趕緊跑來解救他的手下,同時一邊讓人把胡公子抓住,一邊搜查他帶的行李,結果發(fā)現(xiàn)里邊有幾千兩黃金。海瑞把臉一沉,像審訊犯人一樣高聲斷喝:“胡大人曾經(jīng)明確規(guī)定了過往官員的食宿標準,嚴令不得浪費。這一點他的公子怎么會不知道?胡大人一向廉潔自律家教甚嚴,怎么會有這樣蠻不講理的兒子?你帶的這些黃金來路不明,一定是冒充胡家公子行騙所得!來人!先打二十大板再問!”當差的心里都明白,這胡公子應該是正宗正版,不可能是冒充的,所以打的時候也沒敢太用力。胡公子屁股上挨著板子,嘴里還一個勁兒嚷嚷,堅持說自己真是胡宗憲的兒子,海瑞大聲喝道:“還有這條冒認官親之罪,給我狠點兒打!”胡公子哭笑不得,打假也不能這么打吧?他只好承認自己是假冒的,心想等我回家告訴老爹,回頭再收拾你。打完了二十大板,海瑞把胡公子搜刮的黃金全部沒收充公,他又給胡宗憲寫了一封信,說自己抓到一個騙子,這個人冒充大人的公子四處招搖撞騙,破壞大人的聲譽,特將其交由大人處置。胡宗憲是個明事理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嬌生慣養(yǎng),有時候在外惹是生非,這次就當是一個教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