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斗爭也叫淡定
經(jīng)過長時間地經(jīng)營與積累,謝安總算是媳婦熬成了婆,成功地在朝堂上站穩(wěn)了腳跟,擔任了侍中這么一個職務。
所謂侍中,就是時刻待在皇帝身邊,為皇帝答疑解惑的這么一個官職,類似于領導身邊的顧問、秘書。
謝安獲得了這一職務,可以說是正式走進了東晉朝堂爭斗的核心。
眾所周知的是,東晉這一段時期的主旋律是以桓溫為首的“邪惡軸心”,與以幾大高門大閥加皇室為中堅的“正義同盟”之間的政治對抗。
桓溫一方的底氣在于掌握了軍隊,相當于那種實力雄厚的軍閥;而皇室與世家一邊占據(jù)的則是朝堂政治上的話語權,以及天下間正統(tǒng)的大義。
雙方互不相讓,都想要壓倒對方,上演著一出“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斗爭好戲。
根據(jù)“拳頭決定氣勢”的理論,掌握武力的桓溫一方是占據(jù)著相當優(yōu)勢的,也就是說,皇室與世家一方看似有著所謂的話語權,其實不過是打打嘴炮罷了。
這并不是說朝廷上的政治話語權就不重要,而是,皇室與世家大族此時并沒有將這種話語權轉化為硬實力,甚至于,世家大族之間、世家大族與皇室之間本身都還有著這樣那樣的矛盾,頗有一種各自為戰(zhàn)的味道。
簡單來說就是,太過松散,沒有握成拳頭。如此自然不是擁有武力作后盾的桓溫一方的對手。
這一狀況直到謝安登上朝堂舞臺后才有所改變。
一個侍中的職位,在級別上當然不算是什么高層,但是,其作用卻是極為重要的。畢竟是皇帝身邊的人,需要擔負時刻為領導排憂解難的責任,若是選得差了,丟的是整個朝廷的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