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解人》人文精神問題偶感(9)

讀書解人 作者:王蒙


富裕不能自發(fā)地等同于文明,貧窮也還可以做到“人窮志不窮”“窮而好禮”。但富裕不僅不是文明的羈絆,而且還是文明的果實,至少是果實之一種;進一步說,富裕正在或將要使對人的關注成為現實而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而尋找或建立一種中國式的人文精神的前提是對人的承認。我們耳熟能詳的天經地義是“世上沒有抽象的人,只有具體的人”。其實,這種振振有詞在哲學上是無需推敲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具體的,都不是提純了的抽象,但也都包含有與其他同類事物共同的——普遍的與抽象的本質。我們同樣可以說“世上沒有抽象的物質,只有具體的物質”。但是這并不妨礙唯物主義者堅持物質是第一性的唯物論。具體的人也是人,這就如白馬也是馬,堅持白馬非馬的高論與堅持具體的人不是(抽象的)人如出一轍。從這個意義上說“痞子”或被認為是痞子或自己做痞狀也仍然是人。有真痞子也有佯痞子,正像有真崇高也有偽崇高。毛澤東就曾經熱情洋溢地為“痞子運動”其實是農民運動做過辯護。動不動把某些人排除于“人”之外,這未免太缺少人文精神了。我們太熟悉這種邏輯了。例如一提到“愛”,他就問你是不是愛結核菌,似乎愛是結核菌之屬的專利。

如果真的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尋找與建設,恐怕應該從承認人的存在做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