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解人》《錦瑟》的野狐禪(2)

讀書解人 作者:王蒙


《錦瑟》共有實詞:錦瑟、弦、柱、蝴蝶、杜鵑、月、珠、淚、日、玉、煙;有半實半虛的詞:五十、一、曉、夢、春、心、滄海、明、藍田、暖、此情、追憶、當(dāng)時;有動詞和系詞:無、思、迷、托、有、生、待、惘(然);有典故人名:莊生、望帝;還有比較虛的詞:只是、可等(我按自己杜撰的中西合璧的詞的劃分法),其中弦、一字凡兩見(生亦兩見,一為人名,不計)??磥恚@些字、詞的選擇已經(jīng)構(gòu)成了此詩的基石、基調(diào)、基本情境。這些字、詞之間有一種情調(diào)的統(tǒng)一性、聯(lián)結(jié)性,相互的吸引力,很容易打亂重組。詩家選用這些字、詞(在漢語中這二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字也是有相對獨立的意義的),看來已經(jīng)體現(xiàn)著詩心,體現(xiàn)著風(fēng)格。

其次,李商隱的一些詩,特別是此詩,字詞的組合有相當(dāng)?shù)膹椥?、靈活性。它的主、謂、賓、定、狀諸語的搭配,與其說是確定的,明晰的,不如說是游動的,活的,可以更易的。這違背了邏輯的同一律、否定律與排中律,這也違背了語法規(guī)則的起碼要求。當(dāng)我們說“人吃飯,馬吃草”的時候,是不能換成“人吃草,飯吃馬”的。但這種更換在詩里有可能被容許、被有意地采用乃至濫用。原因在于,這樣的詩,它不是一般的按照語法—邏輯順序?qū)懴碌谋硪狻獢⑹卵哉Z,而是一種內(nèi)心的抒情的潛語言、超語言(吾友魯樞元君的洋洋灑灑的大作《超越語言》對此已有大塊論述,筆者當(dāng)另作專文談及)。漢語本來就是詞根語言(有別于印歐語系的結(jié)構(gòu)語言與阿爾泰語系的黏著語),在這樣的詩中,詞根的作用更大了。但不同的排列組合也不可忽視,好的排列會帶來例如陌生化之類的效果。如筆者的入魔而成的詩、長短句中的“莊生追憶春心淚,望帝迷托曉夢煙”“杜鵑、明月、蝴蝶,成無端惘然追憶”“滄海生煙玉”“五十弦,只是有珠淚,華年已”“此情無端”“春心惘然”等,都是佳句妙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