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營在微博》插上微博之翼(11)

營在微博:企業(yè)微博營銷實戰(zhàn)寶典 作者:郭靚


一天之后,海底撈在官方微博上再次做出回應,告知客戶認真做了自我檢查并對“骨頭湯不是現(xiàn)熬的”、“海底撈為什么不讓員工直接回答顧客詢問”等問題做出解答。 

海底撈董事長張勇也于同天晚上在個人微博上發(fā)言勇敢承擔責任,“責任在管理不在青島店”,“為防止員工壓力太大派駐了心理輔導師”。該微博的坦誠與責任意識贏得了很多微博網(wǎng)友的支持,甚至包括不少餐飲業(yè)的同行。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到,企業(yè)利用微博進行危機公關,除需要使用一般微博運營的方法外,還需要熟練掌握微博危機公關的方法,具體來說,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理性分析危機來源。與傳統(tǒng)危機公關一樣,分析危機來源是危機公關的第一步。在微博上進行危機公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來源是微博本身,就可以采取直接對話的方式進行開誠布公的交流來化解危機。如果危機來源不是微博,則需另作處理。

第二,了解危機事實原委。這是做好所有危機公關的第二步,調查事實,或者了解事情原委都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有助于公關人員澄清事實或者與用戶溝通互動。這一點微博危機公關與傳統(tǒng)危機公關并無特別區(qū)別。

第三,及時澄清事實。在調查清楚事實原委后,就需要及時發(fā)布調查信息,如果是企業(yè)自身的問題,需檢討并反思,如不是企業(yè)自身的問題,則需明確表達。一條微博可以寫140個字符,完全可以清楚地表達一到兩個意思。危機公關的微博需要反復錘煉,字字打磨,不僅要表述清楚,而且要內涵豐富,一條好的微博完全能夠起到轉危為安的效果。另外,能夠一起表達的意思最好不要分開表達,最好能用一條微博說明全部問題并且表明態(tài)度。由于微博具有碎片化的傳播特性,分開表達容易被人斷章取義甚至進一步曲解,容易造成用戶無法理解或者一知半解的情況。

第四,監(jiān)控危機走向。發(fā)布危機公關微博并不是危機公關的結束,發(fā)布之后不能完全不理會用戶的反饋,例如,用戶在危機公關微博發(fā)布后還在抱怨企業(yè)的問題,說明該微博沒能解決該用戶的問題,應該進一步了解并解決用戶問題,為危機公關推波助瀾。雖然任何時候都存在輿情,但很顯然,危機公關之后的輿情尤為重要。如果發(fā)布危機公關微博后的輿情顯得對企業(yè)更為不利,說明公關微博沒能緩解企業(yè)的危機,反倒加深了這一危機;反過來則說明危機公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如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就應乘勝追擊,進一步緩解危機,可能的話,將危機轉化為機遇,給企業(yè)帶來額外的收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