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為社會國家之基本
家族與社會國家之關系
家族者,社會、國家之基本也。無家族,則無社會,無國家。故家族者,道德之門徑也。于家族之道德,茍有缺陷,則于社會、國家之道德,亦必無純全之望,所謂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者此也。彼夫野蠻時代之社會,殆無所謂家族,即曰有之,亦復父子無親,長幼無序,夫婦無別。以如是家族,而欲其成立純全之社會及國家,必不可得。蔑倫背理,蓋近于禽獸矣。吾人則不然,必先有一純全之家族,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義婦和,一家之幸福,無或不足。由是而施之于社會,則為仁義,由是而施之于國家,則為忠愛。故家族之順戾,即社會之禍福,國家之盛衰,所由生焉。
不愛家則不能愛國
家族者,國之小者也。家之所在,如國土然,其主人如國之有元首,其子女什從,猶國民焉,其家族之系統(tǒng),則猶國之歷史也。若夫不愛其家,不盡其職,則又安望其能愛國而盡國民之本務耶?
家族之幸福即社會國家之幸福
凡人生之幸福,必生于勤勉,而吾人之所以鼓舞其勤勉者,率在對于吾人所眷愛之家族,而有增進其幸福之希望。彼夫非常之人,際非常之時,固有不顧身家以自獻于公義者,要不可以責之于人人。吾人茍能親密其家族之關系,而養(yǎng)成相友相助之觀念,則即所以間接而增社會、國家之幸福者矣。
家族三倫
凡家族所由成立者,有三倫焉,一曰親子;二曰夫婦;三曰兄弟姊妹。三者各有其本務,請循序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