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一期的大作家,當(dāng)以晏殊、歐陽修、范仲淹、張先為首。但他們的崛起,離五代詞人的最后幾個,已經(jīng)是近一百年了。北宋的初年,東征西討,人不離騎,馬不離鞍,注意于詞者絕少。及曹彬、潘仁美他們削平了諸國,構(gòu)成了大一統(tǒng)的局面以后,降王降臣奔湊于皇都,文化的事業(yè)大為發(fā)達。又有《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的編纂,似乎詞壇應(yīng)該很熱鬧的了。然而當(dāng)時的詞的作者,除了降王李煜、降臣歐陽炯等之外,卻沒有什么新興的作家。我們與其以李煜、歐陽炯等為盛代的先驅(qū),還不如以他為“殘蟬的尾聲”為更妥切些。真實的一個大時代的先驅(qū),乃是晏殊他們,而非李煜他們。
在晏殊之前,有幾個詞人,應(yīng)一為敘及。徐昌圖,莆陽人,宋太祖時守國子博士,后遷至殿中丞。他的詞不多,然如《臨江仙》之“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fēng)”諸語,也很美雋。潘閬字逍遙,有《逍遙詞》《逍遙詞》有《四印齋匯刻宋元三十一家詞》本,僅存《酒泉子》十首,皆詠杭州西湖的景色者。有幾首寫得很好。如“別來幾向畫闌一作圖看,終是欠峰巒”,“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寒鴉日暮鳴還聚”之類,皆可稱得起是“好句”。寇準的詞,未脫《花間》的衣缽,但較為淺露。王禹偁在北宋初,乃是一位很重要的五七言詩作者。他偶作小詞,也頗有意緒。像《點絳唇》,可為一例: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
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錢惟演雖為降王之子,居大位,然而他的小詞卻甚為動人,不失為一位很好的詩人。他的《玉樓春》:“城上風(fēng)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閼褲u變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淺?!秉S叔旸謂:“此暮年作,詞極凄惋。”但第一個大詞人有意于為詞,且為之而工者當(dāng)推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