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文學大師談》第五章 唐詩(24)

中國文學:大師談 作者:鄭振鐸


但他究竟是一位心胸廣大的熱情的詩人,不僅對于自己的骨肉,牽腸掛腹的憶念著,且也還推己以及人,對于一般苦難的人民,無告的弱者,表現(xiàn)出充分的同情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最足以見出這個偉大的精神:“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蹋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因了自己的苦難,忽然的發(fā)出一個豪念:“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天下寒士們如果都有所庇了,自己便“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是甚等的精神呢!釋迦、仲尼、耶穌還不是從這等偉大的精神出發(fā)的么?

他所寫當時一般社會的苦難的情形,可于《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作中見之?!缎掳怖簟贰妒纠簟贰缎禄閯e》《垂老別》所敘的都是征兵征役的擾苦。“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誓杏心杆?,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聞哭聲。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這是集丁應征的情形。但農民們是往往躲藏了以避征發(fā)的,于是如“石壕吏”者便不得不于夜中捉人?!袄衔逃鈮ψ摺绷?,力衰的老嫗只好“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在這些被征發(fā)的丁男里,有的是新婚即別的,于“沉痛迫中腸”里,新婦還不得不安慰她的夫婿道:“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边B老翁也不得不去?!白訉O陣亡盡,焉用身獨完!”于是他遂“投杖出門去……長揖別上官”,也顧不得“老妻臥路啼”了。他在天寶十年所作的《兵車行》,也是寫這種生離死別的情形的?!吧q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是沉痛之至的詛咒,但較之《新安吏》等篇,似尤未臻其深刻。人類的互相殘殺,是否必不得已的呢?驅和平的農民們、市人們,教他們執(zhí)刀去殺人,是否發(fā)狂的舉動?1914年的歐洲大戰(zhàn),產生了不少的非戰(zhàn)文學出來。安、史之亂,也產生了杜甫的這些偉大的詩篇。不過甫只是替被征發(fā)的平民們說話,對于戰(zhàn)爭的本身,他還沒有勇氣去直捷的加以攻擊,加以詛咒。他的《潼關吏》是敘述士卒筑潼關城的情形的;頗寓勸誡意:“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這樣的風格,后來便為白居易的“新樂府”所常常襲用?!稛o家別》是敘述亂后人民歸家時的情形的,“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這場大亂,真的把整個社會的基礎都震撼得倒塌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