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辛亥革命一百年評憶》 孫中山關于中國近代屈辱歷史和辛亥革命的論述(18)

辛亥革命一百年評憶 作者: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三、關于辛亥革命的成果

近日中國之事,真是央央大國民之風,從此列強必當刮目相看,凡我同胞,自當喜而不寐也。今后之策,只有各省同德同心,協(xié)力于建設,則吾黨所持民權、民生之目的,指日可達矣。

——《致吳稚暉函》(1911年11月11日),《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546頁

此次武昌事起過于神速,未能十分預備,故困難之點尚多。然全國上下,風發(fā)云涌,四起響應,無不贊助;革黨預備雖未完善,然以勇銳無前之氣勝之,亦可替代預備。今此滿廷忽有講和之意,特以衰敗無力之皇室,已無談判之價值,非共和黨之所屑也。

——《與英國記者的談話》(1911年11月中旬),《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559頁

武昌舉師以來,即由美旅歐,奔走于外交、財政二事。今歸海,得睹國內近狀,從前種種困難雖幸破除,而來日大難尤甚于昔。非我同人持一真精神、真力量以與此困難戰(zhàn),則過去之辛勞將無效。

——《與上?!疵窳蟆涤浾叩恼勗挕罚?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571~572頁

武漢事興,全國響應,匝月之間而恢復兩都,東至于海,南及閩粵,風云泱動,天下昭蘇。當此千載一遇之會,得馳驟其間,為主義效其忠,為社會盡其瘁,亦吾黨窮歡極樂之時哉!

——《中國同盟會意見書》(1911年12月30日),《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577頁

武漢首義,十數(shù)行省先后獨立。所謂獨立,對于清廷為脫離,對于各省為聯(lián)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動既一,決無歧趨,樞機成于中央,斯經緯周于四至。

——《臨時大總統(tǒng)宣言書》(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全集》第2卷,第2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