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此時似尚未發(fā)生問題,而將來乃為必至之趨向,吾輩為人民之痛苦而有革命,設革命成功,而猶襲歐美、日本之故轍,最大多數(shù)人仍受痛苦,非吾人革命之目的也。
——《與胡漢民廖仲愷的談話》(1905年9月1日),《孫中山集外集補編》,第31頁
革命之目的,以保國而存種,至仁之事,何嗜于殺!
——《與胡漢民的談話》(1906年4月中下旬),《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289頁
我等今日與前代殊,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外,國體民生當與民變革,雖緯經萬端,要其一貫之精神則為自由、平等、博愛。故前代為英雄革命,今日為國民革命。
——《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1906年秋冬間),《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296頁
民權主義,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將來民族革命實行以后,現(xiàn)在的惡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掃而盡,卻是還有那惡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國數(shù)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平等自由的國民所堪受的。要去這政體,不是??棵褡甯锩梢猿晒?。
——《在東京〈民報〉創(chuàng)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1906年12月2日),《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325頁
我們實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時候,須同時想法子改良社會經濟組織,防止后來的社會革命,這真是最大的責任。
——《在東京〈民報〉創(chuàng)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1906年12月2日),《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3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