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經過了三十年的奮斗,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在革命勝利以后又領導著國家的建設。
我們國家向前發(fā)展的最后目的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因為只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才是人類最美滿的社會制度,我國人民將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的實現(xiàn)而努力奮斗。但是,達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目的,不是跳過而必須走過目前的階段——新民主主義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政權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這個階段的經濟結構是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五種經濟同時存在,而又以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為領導。由于特殊的歷史條件,我國目前的階級關系和經濟關系需要而且也可能這樣處理。因此,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階段,實行國家經濟建設時,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就是說,必須使五種經濟發(fā)揮各自的力量,又必須不是抵觸而是服從國家制定的全國公私主要經濟部門的總計劃。毫無疑問,由于企業(yè)所有制度的不同,不協(xié)調是必然會發(fā)生的。但是,兩個有利條件是存在的。首先,我們國家不僅在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治制度上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而且在經濟上也是以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為領導的。國家經濟建設的進展將不是削弱而是大大加強國營經濟。因此,我們深信在經濟上將與政治上一樣,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將有充分的力量來領導其他經濟協(xié)同動作。其次,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已經感覺到還將繼續(xù)感覺到,在新民主主義政權下,不受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國內市場之廣闊為前所未有,他們的發(fā)展機會比之在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時期,不是減少,而是大大增加。因此,他們也擁護這個政權,并在適當?shù)臈l件下能夠服從國家的經濟計劃。
——陳云《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國家建設》(1951年7月1日),《陳云文集》第2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287~2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