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共產黨九十年評憶》 從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代序)(4)

中國共產黨九十年評憶 作者: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我們再來看看清政府的腐朽統(tǒng)治。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后,流亡西安的清政府發(fā)出一道上諭,宣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梢?,此時的清政府已儼然成為一個“洋人的朝廷”。清政府還是一個極端專制的政府。在民怨沸騰、革命高潮日益逼近之際,清政府于1908年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的第一條就是:“大清皇帝統(tǒng)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永尊戴?!彼€規(guī)定國家頒布法律、召開議會、調集軍隊、對外宣戰(zhàn)、簽訂條約等權力都集中在君主手中,特別強調“宣戰(zhàn)、講和、訂立條約及派遣使臣與認受使臣之權。國交之事,由君上親裁,不付議院議決”??梢姡词挂训搅烁F途末路,清政府依然堅持那種極端專制的制度。由于生產力發(fā)展滯后,清政府財政收入一直增長緩慢。甲午戰(zhàn)爭前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大體在白銀八千萬兩左右。而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向日本的賠款就達兩億三千萬兩白銀,加上分期繳付所需利息,相當于三年的全部財政收入?!缎脸髼l約》按照人均一兩白銀的標準,規(guī)定中國向各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這些錢從哪里來?一方面,清政府大量舉借外債,這大大加深了對列強的依賴;另一方面,只能加重稅收、加緊搜刮國民。至宣統(tǒng)年間,國家的財政收支居然提高了好幾倍,收入達到近三億兩白銀。當然,這不是生產發(fā)展而只能是加緊剝削的結果。

如何改變這樣的危局?中國的出路在何方?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維新變法等許多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此時,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了歷史舞臺。他不僅首先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而且組建成立了同盟會,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也就是要實現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并且要通過革命的手段來實現。這在當時是最進步的思想,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所以,毛澤東同志也說過:“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guī)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現在看來,盡管孫中山的思想中有著空想的成分,并沒有找到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道路,也沒有像中國共產黨那樣提出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但這些目標的提出畢竟激勵了不止一代的中國人為之奮斗。辛亥革命沒有完成這個任務,但它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一直把自己看做是孫中山先生開創(chuàng)的革命事業(yè)的繼承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