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喂養(yǎng)海貍有兩個目的:一是為科學研究,二是為保護自然。研究海貍的社會共同生活以及它們著稱于世的建筑活動會給我們帶來有趣的發(fā)現(xiàn)。目前,人們對最大的知名海貍家族已經(jīng)有所了解,它們建起的堤壩可達100多米長,堤壩內外的水位差距幾乎有兩米之多。這一工程是靠一個家庭或者幾代傳人共同完成的。如果的確如此的話,動物們真的要用多年時間來培養(yǎng)這種有口皆碑的海貍精神了。從動物生態(tài)我們知道,小海貍常常在吮吸母親的乳頭時睡著。我們喂養(yǎng)的海貍弗里茨在睡覺時也少不了這個乳頭(橡皮奶嘴)。在藝術堡前,3只溫順的、由人養(yǎng)大的海貍--勞利、牟克和??送谐灾鼈兊拇赣H克勞斯·卡拉斯準備的胡蘿卜塊。學家的角度來看,海貍造堤壩之所以有趣,是因為這一舉措完全是海貍世代相承的本能行為和反應。
從自然保護角度來說,我們的課題也是值得關注的,因為海貍在中歐已經(jīng)幾近滅絕,對它們的重新引進或許也是個極大的功績。目前我們只放養(yǎng)了很少幾只非親手養(yǎng)大的海貍,暫時還不敢冒險放養(yǎng)自己養(yǎng)大的,我們想先建立一個較大的馴順的群體。海貍群的馴順之所以對我們的研究很重要,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膽小的海貍只在夜幕降臨時才從洞里出來。它們這種夜間活動的習性顯然是周圍危險的環(huán)境造成的,被我們馴順的海貍中午1點就會從洞里出來。
有時我們還喂養(yǎng)其他計劃外的動物,特別是當有人把小孤兒給我們送來的時候。比如說,我們多次喂養(yǎng)過小野兔。我們把它們養(yǎng)大,然后小心翼翼地逐步給它們自由。我們養(yǎng)過的幾只野兔表現(xiàn)出驚人的聰明好動,它們在我們的基地生活了很長時間,逐漸不再依賴我們的喂養(yǎng)。野兔和它們真正的母親在一起的時間要短得多,像圖9上這樣大的野兔通常早就不吃奶了。當我們坐著小船,在阿爾姆湖上尋找雄雁格萊夫的妻子蘇西的巢時,格萊夫一直跟著我們。在蘇西的巢附近,他特意表現(xiàn)出毫不在意的樣子,以免暴露正在孵卵的妻子。
我們研究站最大的研究課題是灰雁,這也是長時間以來我最感興趣的。
灰雁一般分布在歐洲和亞洲北部,離我們最近的野灰雁群是紐西德勒湖(Neusiedlersee)的灰雁,在維也納東面?;已阃ǔ6际呛蝤B,只有蘇格蘭有一些不遷徙的灰雁群?;已闼坪醪⒎翘焐椭狼锾炷巷w的路,而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被人從小養(yǎng)大的灰雁,由于養(yǎng)父母不能告訴他們秋天南飛的路,他們就會忠實地留在喂養(yǎng)者的身邊,不開自己成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