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一方面拒絕李鴻章相助,一方面迅速提請讓劉松棠的侄子劉錦棠為新統(tǒng)帥,繼續(xù)令劉部主攻金積寨。1871年1月6日馬化漋投降,歷時1年3個多月的金積堡戰(zhàn)役完結。
金積堡被收復后,陜甘情形改變,河州馬占鰲急忙請降,但他卻拒絕交出武器。而新疆妥得 接到求援后,派數(shù)千兵馬準備進入陜甘。陜甘形勢大變后,馬占鰲、馬永福等多地起義領袖再次發(fā)動叛亂。經過多次談判失敗之后,9月16日左宗棠率軍駐扎定西縣向馬占鰲發(fā)動進攻。1872年元月,馬占鰲投降。左宗棠奏請清廷封賞了馬占鰲后便縮編馬部為三營,由馬占鰲率領。
1872年8月18日,被封為陜甘總督7年后,左宗棠第一次來到了總督駐地蘭州。9月中旬,左宗棠命劉錦棠率部進攻青海三馬。其后,馬永福及陜西回軍的一些首領投降。1872年11月攻占西寧后,馬桂源、馬本源兄弟撤退到今天的青海化隆,1873年2月馬氏兄弟被捉。
陜甘回民起義只剩下肅州(酒泉)一個中心,酒泉馬文祿部收羅了陜甘回民起義中的殘余勢力,同時,新疆援軍也準備開赴肅州。但斜刺里殺出一個沙俄,它入侵伊犁,一方面與阿古柏沆瀣一氣,一方面屠殺回民起義。因為許多回民起義軍也支持祖國統(tǒng)一,僅是反對清廷而已。所以,俄方也向他們舉起了屠刀。
清廷忙派成祿講和。因為身處戰(zhàn)亂地區(qū),淮軍劉銘傳部奉命進兵新疆,為成祿開辟安全通道。
1872年1月7日,徐占彪部到達高臺后向肅州發(fā)動進攻,到了1873年9月左宗棠親自到達肅州,劉錦棠部馳援,最終于10月18日攻入肅州。入城后,劉錦棠部焚城,將城中4500多已經投降的成年回族同胞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