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悵望山河》調水、調水:無限拉長的距離(3)

悵望山河 作者:朱幼棣


雨季會再來,可起點在北京城內積水潭的大運河早就不能通航,永定河斷流已經(jīng)三十多年,夏日大水再也不會如期而至,排列在河邊的樹木與蔓延到荒灘的雜草,如同在守著一場久候卻無望的約會,北京的缺水更加嚴重了。

沒有人對此負責?,F(xiàn)在,有關部門似乎更熱衷于提高各行業(yè)的水價,制定居民的“階梯”水價,捆綁上種種費用--據(jù)說提高水消費成本可以調整產(chǎn)業(yè)結構,促進人們節(jié)約用水。而且,主張不斷調高水價的人,喜歡把自來水價格與瓶裝礦泉水進行比較,證明還大有調價的空間。

遺憾的是,直至今天,也沒有人考慮過永定河如何恢復生機、恢復生態(tài)流量的大計。報載,北京準備斥資170億元沿永定河干涸的河床打造“景觀河”。北方大河永定河的歷史,也許要翻向她朝“人工湖”演變的最后一頁了!

從長遠來看,如果不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恢復北方河流哪怕最低艱度的生命流量的話,如果跨流域大規(guī)模調水成為不受約束、到處復制的模式的話,希圖以昂貴的“輸液”和“點滴”來維系首都乃至中國北部的繁榮與發(fā)展,將“調無寧日”、“調無止境”。--其實,新歡舊怨,有關部門的“伏筆”早就埋好了,漢水丹江口之后是從三峽調,三峽之后又再從哪里調呢?從珠江調嗎?雖然從國家爭取到大工程、大項目,有財政投入保障,有政策“附加”進水價中長期“基金”的征收,無論對設計或施工單位來說,都是大好事,有干不完的工程,賺不完的錢。但對中國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全局而言,這極有可能是“庸醫(yī)”的下策。

畢竟已經(jīng)進入政務公開的時代,調水的成本與水價的構成都應該“水落石出”。調來的“長江水”多少錢一噸,應該不難測算。人們可以比較選擇,用不用價格昂貴的調來的水;抑或用調整農(nóng)業(yè)種植業(yè)的結構,用補貼“三農(nóng)”的辦法,減少高耗水作物的種植;沿海城市淡化海水技術不斷成熟,淡化海水的成本與調水成本相比又是如何?

不必把眼睛全盯著從長江調水。長江也在漸漸變成黃河與海河。

也許,解決北方和北方城市缺水,有更經(jīng)濟的辦法與途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