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不言。現(xiàn)時中等以上各寺院皆有此制,故改正甚易。
二、不非時食。初講律時,即由大眾自己發(fā)心,同持此戒。后來學者亦爾,遂成定例。
三、衣服樸素整齊。或有舊制,色質(zhì)未能合宜者,暫作內(nèi)衣,外罩如法之服。
四、別修禮誦等課程。每日除聽講、研究、抄寫及隨寺眾課誦外,皆別自立禮誦等課程,盡力行之?;蛴忻砍坑诜鹎肮蜃x《法華經(jīng)》者,或有讀《華嚴經(jīng)》者,或有讀《金剛經(jīng)》者,或每日念佛一萬以上者。
五、不閑談。出家人每喜聚眾閑談,虛喪光陰,廢弛道業(yè),可悲可痛!今諸道侶已能漸除此習。每于食后或傍晚休息之時,皆于樹下檐邊,或經(jīng)行,或端坐,若默誦佛號,若朗讀經(jīng)文,若默然攝念。
六、不閱報。各地日報社會新聞欄中,關于殺盜淫妄等事記載最詳,而淫欲諸事尤描摹盡致。雖無淫欲之人,常閱報紙,亦必受其熏染,此為現(xiàn)代世俗教育家所痛慨者。故學律諸道侶近已自己發(fā)心不閱報紙。
七、常勞動。出家人性多懶惰,不喜勞動。今學律諸道侶皆已發(fā)心,每日掃除大殿及僧房檐下,并奮力作其他種種勞動之事。
以上已改正之習慣,共有七條。
尚有近來特實行改正之二條,亦附列于下:
一、食碗所剩飯粒。印光法師最不喜此事。若見剩飯粒者、即當面痛訶斥之。所謂“施主一粒米、恩重大如山”也。但若爛粥爛面留滯碗上、不易除去者,則非此限。
二、坐時注意威儀。垂足坐時,雙腿平列,不宜左右互相翹架,更不宜聳立或直伸。余于在家時已改此習慣。且現(xiàn)代出家人普通之威儀亦不許如此。想此習慣不難改正也。
總之,學律諸道侶改正習慣時皆由自己發(fā)心,決無人出命令而禁止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