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會心理學》3.1 自動化:低努力水平思維(7)

社會心理學(插圖第7版) 作者:(美)埃利奧特·阿倫森


然而,這類軼事固然有趣,卻無法證實自證預言確實在學校中起作用。我們必須進行經過適當控制的研究,以實驗的方法使教師的預期得以控制。羅伯特·羅森塔爾與勒諾·雅各布森(Robert Rosenthal & Lenore Jacobson,1968)在小學所做的研究便是這樣的一個實驗,并成為社會心理學實驗中的經典之作。他們給所有的學生進行智力測驗,并告訴老師,部分的學生得分很高,他們在未來肯定會很有成就。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被定義為有成就的學生實際上是研究人員隨機選取的。就如同在第2章討論過的,利用隨機分配,平均而言,那些被認為有成就的人并不比其他同學更聰明或更可能取得成就。這些學生和其他同學唯一的區(qū)別就在于老師對他們的印象不同。這些測驗的結果均未告知學生或家長。

給老師制造了某些學生特別優(yōu)秀的期望后,羅森塔爾與雅各布森便等待著看會有什么結果。他們定期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動態(tài),并在學年結束后再對所有學生做一次真正的IQ測驗。預言會實現(xiàn)嗎?事實正是如此,各個班級中那些被標定為未來會有成就的學生的IQ得分顯著高于其他學生(見圖3.5)。老師們的期望變成了事實。從此以后,他們兩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也在許多實驗研究和相關性研究中進行重復性驗證(Babad,1993;Blank,1993;Jussim,2005;Jussim & Harber,2005;Madon,2004)。

難道是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1968)研究中的老師心腸太硬,決定給予資優(yōu)學生更多的注意和鼓勵嗎?根本不是這樣,絕大多數(shù)老師都很有奉獻精神,如果得知自己對部分學生偏心,他們會感到很不安。這絕不是一種有意識的、考慮周全的行為,相反,自證預言是自動化思維的一個例子(Chen & Bargh,1997)。有趣的是,在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的研究中,老師們報告說,他們在那些被標記為“資優(yōu)生”的學生身上花的時間較少。然而,隨后的研究發(fā)現(xiàn),老師們普遍在四個方面以不同方式對待“資優(yōu)生”(他們期望會更好的學生):(1)他們?yōu)橘Y優(yōu)生創(chuàng)造了一種更溫暖的情感環(huán)境,給他們更多的個人注意、鼓勵和支持;(2)給資優(yōu)生更豐富、難度更大的學習資料;(3)對資優(yōu)生的學習給予更多更好的反饋;(4)給予他們更多的課堂參與的機會以及更多的參與時間(Brophy,1983;Rosenthal,1994;Snyder,1984)。

還記得那位教男生數(shù)學比教女生數(shù)學多的五年級老師嗎?征得她的同意之后,這位老師的一舉一動都被拍了下來,被用來制作NBC《日期線》電視節(jié)目中一個討論校園性別歧視的單元。因此,我們可以假設,她應該會努力地平等對待男生和女生。結果不然,她還是對男生更好,這說明要察覺到我們的期望對行為的巨大影響可能是非常困難的。自證預言是自動產生的,這一事實有一個令人擔憂的涵義,即我們的圖式很難加以改變。假設有一個老師形成一個圖式,以為男生天生的數(shù)學能力比女生優(yōu)秀。我們也許會說:“但是,瓊斯先生,你怎么會有這種觀念呢?有許多女生的數(shù)學也非常好啊。”瓊斯先生也許不會被你說服,因為他有證據(jù)支持自己的圖式。他也許會說:“在我所帶的學生中,數(shù)學成績優(yōu)異的男生人數(shù)幾乎是女生的三倍?!彼腻e誤與證據(jù)的特性無關,而是沒有認識到產生這個結果時他所起的作用。著名的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Robert Merton)將這個過程稱為“錯誤的支配”(reign of error),指人們“引用真實的結果來證明他們一開始就是對的”(1948,p.195)。自證預言的局限性 所有這一切難道意味著我們就像有權勢的人手中的油灰被任意涂抹,而他們又對我們帶著不正確的預期嗎?假設塞拉正要參加一家律師事務所的招聘面試,而面試官基于她的性別、種族、以前工作的地方或畢業(yè)院校,對她的勝任能力持有負面預期。她能夠克服這種預期并向面試官展示她完全可以勝任這項工作嗎?還是與自證預言的研究相一致,面試官塑造了塞拉的行為,使得她發(fā)現(xiàn)自己回答問題不夠完善、不夠全面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