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倒是求之不得,立刻踏上旅程。沒想到追尋M的過程遠比想象中困難。但這是《昭和史發(fā)掘》結束后一直在追蹤的主題,所以我做得很起勁。甚至到老師說“夠了,你可以回來了”時,我還在窮追不舍。最后終于將所有的謎團解開,我才安心結束這趟漫長的追蹤M之旅。
《草徑》在老師去世的前一年出版,書中收錄了我也陪同赴歐采訪的三篇作品及與《昭和史發(fā)掘》相關的兩篇作品,算是很有紀念性的作品集。我編輯過很多松本清張的書,最后能交出這本書實在很幸運。老師一生執(zhí)著的短篇,而且是只在這個時期誕生的作品,都讓我對他的晚年感慨萬千。
從他利用過去的工作經(jīng)歷演變出其他作品的過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松本清張自由自在的創(chuàng)作力。老師的想象力異常豐富、表現(xiàn)手法自在灑脫,能超越時空自由翱翔。但這些只有責任編輯欣賞得到,實在是太可惜了。
清張故后,我們打算為他立一座紀念館。建館初期,我苦惱于有什么方法能傳達出他的特質(zhì)。
就在紀念館落成、舉辦預展的那一天,我在至今大多數(shù)人都匆匆經(jīng)過的“作品系統(tǒng)圖”前被某人叫住了。
對方問我:“這是怎么完成的?”
我回答:“在出版全集時,我們制作了所有作品的資料卡,然后分領域,再依時間順序排列。希望能用點和線的方式表現(xiàn)作家創(chuàng)意的縱橫穿梭、自在灑脫,造成一種視覺效果?!?/p>
“你一定煞費苦心吧?!睂Ψ竭@么安慰我。
那時,得知當?shù)匾灿羞@樣的知音,頓時讓我萌起勇往直前的勇氣?;蛟S這也是清張作品散發(fā)出來的力量。
鰻魚、葡萄酒與清張先生
——前《周刊朝日》總編、常盤大學教授、散文學家重金敦之